日本自卫队演练空降夺岛 专家称将导致局势升级
日本自卫队演练空降夺岛 评:“秀肌肉”将导致局势升级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13日),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空挺团将在千叶县习志野演习场进行公开空降训练。时值钓鱼岛争端复杂化之际,日本自卫队的一举一动都为外界密切关注。而这第一空挺团是日本陆上自卫队唯一伞降部队,号称“王牌之师”。
这次的演习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其打着所谓“收复敌占离岛”旗号,这不得不让中方提高警惕。
日本近期对于钓鱼岛的频繁举动和外交方面的各种活动无不展示出针对中国的信号,此次军演目的明确,军演过后日本还将有哪些行为?
今天,日本履行一个星期前发布的消息,正在展开一场公开的空降训练,参与这次训练的队伍可不简单,它是能够执行“动态机动防御”作战的日本陆上自卫队两大王牌之一——第一空挺团。第一空挺团依靠空降手段实施垂直机动作战,是日本陆上自卫队唯一具备此能力的部队,其本性就是进攻。近年来,第一空挺团持续进行编制、装备与训练调整,而今天,终于要公开展示实力了。
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刘军国:据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空艇团官方网站称,作为日本唯一的伞降部队,陆战自卫队第一空艇团在日本当地时间上午8点半到下午3点半之间在千叶县习志野演习场实施从各种飞机上降落降落伞以及直升机战斗性能的训练。但是据共同社采访第一空艇团干部得知,该团实施以收复离岛为假想的训练,训练中,数名侦察员将在模拟为岛屿的演习场的岸边降落,后续部队约40人将在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的掩护下空降。为了做好改善降落的准备,训练人员需在装着救生衣后装备步枪等武器,难度高于普通空降。由于中国在钓鱼岛海域巡航,日本便利用最精锐的部队实施此次假想演习。
日本“秀肌肉”行为将导致中日局势升级 不利于解决钓鱼岛问题
空降部队演习本也不足为奇,但是,如日本军方发言人所说“以收复敌占离岛”为假想,这就不是单纯的训练了。所谓“离岛”,在日本就是指离开日本本岛的西南诸岛,而这些岛屿里最主要的就是钓鱼岛了。以第一空挺团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中的“王牌”地位,钓鱼岛局势一旦有变,其最可能扮演“急先锋”的角色。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队伍中的成员除了是作战精英,部分队员还自修了汉语,甚至包括闽南方言。这不让人与中日“导争”联系起来也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认为,日本这样“秀肌肉”的行为将导致局势升级,不利于钓鱼岛问题的解决。
阮宗泽: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日本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导致这个形势在朝升级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像中国用民机对钓鱼岛巡航,他用军机来对。而且现在日本还在外交安全上试图打造更大的一个同盟来针对中国,现在我担心的是日本越来越多的使用或依靠它的军队力量,这将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发展趋势。这应该说和安倍的想法有相吻合的地方,因为安倍就以后要修宪,而且以后要扩大自卫队的作用,所以我想日本搞的这个动用军队的做法,以及夺岛演习其实都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肯定不利于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每年1月,第一空挺团都将进行空降训练,但往年进行的是敌后空降训练,这一次则是前线演练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认为,此次军演虽是例行公事,但夺岛是重要目的之一,不可否认。
刘江永:经常有这种演练,已经非常频繁了,不是现在马上要夺岛,这也不现实。他每年经常有好多次这种演习,经常有报道,还有跟美国联合进行夺岛演练什么的,这都有。夺岛肯定是这里面重点的演习项目。
日本欲对中国实施“外交包围” 专家称其“一厢情愿”唱独角戏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仅对上届政府购买钓鱼岛的行为没有反省,反而态度更加强硬了。他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在钓鱼岛问题上没有与中方谈判的余地,但他又称想返回战略互惠的立足点,改善中日关系。一边对领土问题不放松,一边又希望关系改善,纠结的安倍到底为哪般?安倍下一步又将有什么动作?事实上,他上台后,访问东南亚的外交安排,意欲对中国实施“外交包围”的趋势已经显而易见。阮宗泽认为,这很可能将是日本“一厢情愿”唱的独角戏。
阮宗泽:它的行动恐怕说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要继续扩大它的自卫队参与并走出去,以便越来越多的在钓鱼岛的巡航或者针对中国在钓鱼岛地区的一些船只间接的活动上使用它军事上的这种力量。日本的军事力量实际上是要受到宪法的限制的,不能使用,但是现在越来越频繁,实际上已经突破我们平常认为它受到牵制的观念。另一一个,我觉得它在外交上也不会放松要,继续在中国的周边,我觉得它试图想拉帮结派。但是它能做到多大程度,我觉得它现在恐怕有相当多的一厢情愿的地方,这些国家不会甘愿成为它和中国对抗的人质。
中国队钓鱼岛的一贯立场坚定不移
不管日本的戏唱的如何,中国对钓鱼岛的一贯立场坚定不移。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法理上都是清楚的。当前中日关系的严重困难局面完全是由日方一手造成的,我们要求日本方面正视现实,拿出诚意,为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做出切实的努力。(中国之声实习记者朱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