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绝密武器研究基地可模拟极寒和酷热
新闻提示
正如人类生存有自己的“极地”一样,兵器也有自己的“极地”。极冷、极热、沙漠等恶劣环境,都是兵器的“极地”。
兵器的“极地”无法消除。无数战例表明,各类复杂恶劣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武器装备的战斗力。提高了兵器在“极地”环境中的生命力,就等于提高了战斗力。
三九严寒,演练场上,经受恶劣环境考验的兵器越来越多。目光越过演兵场,翻阅古今中外这些冻出来的“兵器经”,或许有助于我们提高兵器在“极地”中的生存率。
极寒低温,伤不起
200年前,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远征俄国。在那儿,这支横扫欧洲大陆无敌手的军队遇到了自己的劲敌——严寒。
-38℃的严寒天气里,毛瑟枪油被冻住,结冰的路面将拖拉武器的马车毁坏,漂浮着冰块的贝尔齐纳河使法兰西重武器全部损毁……最终,法军只剩下3万人回家。同样被遗弃在俄国的还有16万匹战马以及法兰西军队全部的800门大炮。
100年后,拿破仑的惨痛经历再次被复制,只不过法军换成了德军。1941年冬,希特勒抱着与拿破仑相似的抱负与决心,率领更大规模的德军“闪击”苏联。但严寒同样阻断了他的梦想——
-40℃的低温条件下,枪支的撞针碎裂,机关枪冻结,炮弹渗入雪水无法引爆,就连德军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也因低温无法启动坦克而被苏军的突击击溃……
有军事家称,如果你打算入侵俄罗斯,一定要多带几套加厚内衣和几副暖和的手套。这不是笑谈,这是付出大量人员伤亡才得到的教训。但是,即使是善于在极寒条件下作战的苏军,在二战的几次重要战役中也大败于芬兰军队。原因很简单,芬兰军队更靠近北极圈,其武器装备经过真正的最优化考核,能最有效地在低温环境里使用。
兵器失灵,有原因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就披露了这样一组调查数据:环境造成武器装备的损坏,占整个使用过程中损坏的50%以上,超过了作战损坏。
无数战例表明,如果武器装备在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气候因素没有足够的重视,就可能会导致武器的失灵、损坏,甚至带来军事上的失败。那么,造成极寒环境下兵器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武器材质原因。温度急剧下降带来的零件变形,会直接降低武器的磨合度,轻微会造成武器卡壳,严重则会发生炸膛等事故。特别是当今信息化含量比较高的武器装备,电子元器件在低温环境下会变得迟钝、脆弱。试验表明,一些材质不适合在极寒环境下使用。譬如锡,会变成粉末状,钢则像玻璃一样脆弱……
润滑剂原因。在极低的温度下,武器机械部件中的润滑剂会过于粘稠,影响正常使用。目前,装甲车辆主要通过使用防冻液、特殊型号的主副油来防止“冻伤”。
结露原因。温度过低容易出现水汽凝聚和结露现象。这些附着在电路板或元器件表面的小水珠,轻者腐蚀元器件和电路板,重者会造成武器短路故障。枪炮等武器在极寒气候下使用,燃烧后的腐蚀性气体与融化的水、汽化的水蒸气融合,一旦结冰就会强力附着在武器部件上,造成武器失灵。
环境试验,不能缺
这是电影《变形金刚》里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在美国军事基地“第七区”,“威震天”被冰封,“汽车人”在领袖“擎天柱”的带领下到胡佛水坝抵御“霸天虎”的进攻……
电影中的“第七区”并非虚构,它的现实身份是美国海军绝密武器研究基地——未来美国最大的武器模拟试验中心。
这是一座集研究、开发、测试、评估等功能于一身的武器测试场,能够完成从武器开发到测试修正直至投入实战的整个流程。人工模拟的环境影响因素比实际使用环境更加恶劣、苛刻。这里能模拟极寒极热气候环境,温度可控制在-57℃~77℃之间,能在24小时内从21℃上升到77℃或下降到-57℃,实现极寒到酷热的转换。
美军的大型模拟试验场起步较早。早在60年前,美军就在具有北极气候的阿拉斯加州的格瑞利堡专门成立了陆军寒区试验中心。这里常年温度低于-18℃,最冷时曾达到-58℃,-18℃~-32℃的温度常常超过5个月,可以对武器弹药、车辆、装甲、航空设备、扫雷设备以及各种支援设备进行试验。
除此以外,美军的阿伯丁试验场、卡佐飞行测试中心等大型模拟试验场,也都是兵器屡受考验的地方。美军规定,所有武器装备、零部件、材料以及弹药,都必须先送到环境实验室进行模拟环境试验,再送到环境试验场进行实地环境试验。只有通过了这些试验,武器才能正式交付部队使用。
武器装备抗不抗冻,出生时就决定了。某种意义上,只有把“环境试验”贯穿于武器装备的设计、研制、生产以及使用的各个阶段,充分暴露武器装备存在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军人才能对手里的兵器心中有数。(孙杰 吴文玮 董建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