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发展迎来井喷期 系统支持能力显著增强(2)
系统支持能力显著增强
漆黑的晚上,一架“捕食者”无人机正悄悄地在空中巡弋。突然,千里之外的美军无人机“驾驶员”在屏幕上看到一辆行色匆匆的可疑车辆,于是操作无人机开始对可疑车辆进行跟踪。
与此同时,“捕食者”按照既定程序,将车辆的这些图像通过加密卫星通信系统,实时传输给远在美国本土佛罗里达州的美军中央指挥中心控制室。经过多名情报专家会商,最后判定这辆车里有重要打击目标。
随即,美军高层下达攻击命令。“捕食者”向可疑车辆发射“地狱火”式导弹。
这样的场面在美军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曾多次出现,看似一个简单的过程,却形象地说明无人机要真正发挥威力,不仅仅在于飞行器本身,而更在于其背后的整个支持系统。
“由于重量轻、体积小,而且没有人在飞机上操作,因此相比较普通飞机,无人机的技术门槛要低很多。”陈虎谈到,这也是全球范围内无人机发展方兴未艾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严格意义上的无人机除了飞机机体,还包括飞控系统、导航系统、数据链系统、发射回收系统、电源系统等在内的一整套支持系统。
专家告诉记者,在无人机的研制过程中,真正最具挑战的正是这背后的支持系统。因为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财力上,都是一般国家无法承受的。
例如,要保证无人机能完成任务,首先要有导航系统来告诉飞机“自己在哪”以及“要往哪飞”,有了这些信息,飞控系统才能自动规划飞行路线。目前,无人机基本上都采用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的组合式导航系统。如果没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那么只能选择其他国家的系统,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美国的GPS。
又如,对于绝大部分无人机来说,其数据传送必须要借助于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目前,除少数国家外,大部分拥有无人机的国家和地区,在卫星通信方面采用的方法是租借他国通信卫星的部分频道或直接购买别国制造的卫星。
但对中国而言,这既不可靠,也不现实。在陈虎看来,近年来中国无人机之所以出现大步前进的局面,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相关的支持系统取得显著成果。
“至少目前已经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他谈到,首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正在顺利进行;其次,预警机的研制成功,说明中国已经研制出了高速率、保密性强的数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