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某旅老兵鲍春寿:我摸透了导弹的“脾气”
一条不知名的小山沟,“飞”出被中央军委授予“军事训练模范营”荣誉称号的第二炮兵某旅发射一营。
发射一营有位老兵,当兵21年从没挪窝,陪伴了45名营连主官:10任营长、9任教导员,14任连长、12任指导员。
当兵21年,他取得2个本科文凭;当专业组长19年,他稳坐旅发动机专业“头把交椅”;旅3次执行实弹发射任务,他次次负责技术把关;12项训练革新成果在部队推广,3项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奖。
这名老兵就是鲍春寿。在历任营连主官眼里,他是不可或缺的“智囊高参”,关键时刻,总能“一招制胜”,是营队连队的“定海神针”。
某日拂晓时分,随着一声“占领阵地”号令,一柄大国长剑徐徐起竖,昂首向天。
对接一次成功,加注一滴不漏,瞄准一步到位……仪器仪表显示正常,只待利剑出鞘。距离发射仅剩20分钟,遥测系统突然报警——陀螺仪供气压力不正常!
“可以按时发射!”紧急时刻,一位老兵站了出来。他坚定地说,陀螺仪零位修正正常,陀螺供气压力肯定没有问题,是其他因素干扰了遥测数据!一番检查论证,印证了他的结论。发射如期进行,打出该型导弹最佳精度。
像这样的排障,在鲍春寿的军旅生涯中,还有60多次。营长王建勋说,鲍春寿把导弹配气系统的“脾气”摸了个透,只要一听气流声,就知道哪里出了故障,根据气压表上的细微变化就能查找出原因。这对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那时多么大的挑战!
鲍春寿在专业技术上是“大拿”,做思想工作也是“行家”。他在全营率先建立“知兵录”,时时留意战士的细微变化,坚持每周谈一遍心,每月和战士家里进行一次沟通,及时掌握思想底数,总结编写的《思想工作100问》在全旅推广。
2009年从北京大学入伍的战士梁勇,面对艰苦的训练和复杂的专业理论,学文史专业的他情绪一度低落。鲍春寿跟他讲营队的光荣传统,聊自己学专业的初始之艰。很快,梁勇心态变了、劲头足了,训练成绩提高很快,还发挥特长创作谱写了营歌。
兵当“老”了,鲍春寿却从不摆老资格。有的主官刚上任,工作打不开局面,他总是第一个靠上去,带头服从领导、主动搞好配合,帮助他们尽快树立威信、打开局面、胜任本职。当班长19年,他先后协助营连干部做好了30多名官兵的思想转化工作,其中15人立功,2人提干。
1998年,全军上下掀起科技大练兵热潮,鲍春寿自费购买了全营第一台电脑,从开关机、汉字输入学起,先后自学Photoshop、Flash和3Dmax等软件,制作出30多个生动逼真、形象直观的发动机专业教学课件,被誉为电脑“高手”、士官“高工”。在他的带动下,全营90%以上的战士能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导员张继国评价鲍春寿:“工作中能模范带头,专业上敢拍板定案,管理中常为干部分忧,这样的全能型士官,哪个基层主官遇到了,都是一种福分!”(通讯员陈寿富 杨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