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印媒:中国海上力量不敌印度 能源生命线难挡打击

2013年03月27日 15:28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据印度标准商业周刊3月26日报道称,虽然中国在地面战力上不只是在数量上超越了印度并还拥有迅速调动足够兵力的能力,但两国空军力量势均力敌,在海上力量方面印度甚至占据着中国难以匹敌的优势。报道称,中印任何地面冲突升级都必然会使印度空中和海上力量介入其中。中国能源生命线途经印度洋,面对印度空海力量的打击,中国很难保障其能源生命线的安全。如果中国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其就必需把这一严重的海上不足考虑在内。

  除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大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之外,两国军事能力差距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官方公布的军事开支数字是印度的三倍,事际数字可能会更高。中国大幅度改善了中印边境的基础设施,从而可快速向中印边境地区动员和调动军队。中国在两国边境地区集结的地面军队数量较印度多,印度在改善边境基础设施和边境作战效率方面投入的努力相当不足。现代化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是中国打赢“高科技有限战争”的关键成分,而且很明显中国海空力量正在稳步提升。中国已经把一艘旧苏联航母翻新续建为一艘成熟的航母,其计划在未来数年中建造更多这种运载平台。中国已经意识到,如果没有空中支援和监督能力,就不可能实现远程作战行动。其还在建造新型水面和水下军舰。同时,中国还已发展出了一款隐形战机。

  从另一方面来看,印度的表现则差强人意。其无力建造或发展甚至是采购新型军备,正如其在最近的直升机交易中的表现一样。印度一些军事项目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而获得资金的项目也迟迟没有进展。不够关注本土化努力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有能力自主研制坦克、火炮、飞机、舰艇和潜艇的国家,能够在武器和传感器需求上实现自给自足。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已有数十年时间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了--早在一百多年前,这些国家就能够自主建造大型军舰。报道称,印度认为无法使私营部门成为主要防务装备供应商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这种看法忽视了一个事实:即便是一些最常见的技术,甚至是普通电子产品中所应用的技术,印度都必须从国外进口。军事技术落后,生产制造并非印度的强项。中国如何以及为何做能够做到更好是另外一个需要单独讨论的问题,目前的现实是,就军事能力而言,印度落后于中国。

  很明显,就陆地能力而言,中国不只是在数量上超越了印度,并且还具备迅速调动足够兵力的能力,这都是中国地面部队的力量倍增器。这就是说,一旦中印爆发战争,中国不会立即打败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争中参战一方必需被迫投降的战争不会再出现。印度军事能力可能无法在绝对意义上威慑中国,但却足以劝阻中国。

  不过,就空中力量而言,事情就另当别论了。中国可能拥有更多战机,但其大量战机相于落后,不适合当今世界的战斗。尽管中国扩建并强化了青藏高原的机场,但与可从低海拔机场起飞的印度战机相比,中国战机耐力、武器负载等操作参数,都会更加受限。因此,在空战中,中国空军不会轻易获胜。相反,印度拥有足够的战机,能够使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尽管在列装更多战机的过程中屡遭拖延,但印度空军的苏霍伊战机、米格-29战机和幻影战机已经拥有相当强大的战力。简而言之,在空中力量方面,中印两国势均力敌。

  就海上力量而言,力量平衡甚至向偏向印度。在印度洋地区,印度有着中国难以匹敌的优势。印度在其沿海和岛屿上建设的机场,不仅能够为印军提供在大范围水域进行可靠作战的能力,而且还可监视关键能源和船舶运输。反观中国,其不仅缺少在印度洋展开可靠行动的资源,而且其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因狭窄的马六甲海峡受到局限。中国必然会谨慎权衡其潜在海上不足。

  报道称,这就使人们得以一探中印潜在军事冲突的性质。不排除两国会在陆地边境某些地区发生小型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很快就会得到控制。不过,任何冲突升级都必然会使空中和海上力量介入其中。中国能源生命线途经印度洋。面对印度空海力量的打击,中国很难保障其能源生命线的安全。如果中国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其就必需把这一严重的海上不足考虑在内。简言之,中印陆地军力平衡对印不利,但双方空中力量基本持平,而海上力量则是印度占优势。印度必需整体看待军力平衡等式,不能仅局限于陆地边境,相应的发展军事力量。军事规划者并不关心潜在敌对者会做什么,或不会做什么,他们的任务只是要确保平衡等式不要向不利于印度的方向发生转变。(叶贝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