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后人与南京各界共同凭吊抗日航空烈士
中新网南京4月3日电 (孙莹 王琦)“7年来,我每次清明前后到这里,心中都感觉和第一次找到叔公的墓地一样激动”,3日,胸前别着白色花朵,58岁的刘力站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前,为在淞沪战争中阵亡的叔公黄毓全凭吊。
苍松翠柏环绕,阳光洒在纪念碑前的菊花和百合花花瓣上。清明节将至,和刘力一样,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湖南、天津等地的11位抗日航空烈士亲属,与南京600余名各界人士一起参加了清明凭吊。
黄毓全是刘力外公的弟弟,毕业于美国铁士航空学校及俄国陆军第二航空学校,曾任美国芝加哥民用飞行训练所机械教授、机械长。当年淞沪初战前,许多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战斗,黄毓全就是其中一员。1932年淞沪战事发生后,2月5日,中国空军首次升空对日作战,黄毓全驾机在上海虹桥上空作战阵亡。
“为了找到叔公的墓地,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刘力表示自己也是为了满足母亲黄菊芬的心愿,“抗日战争结束后,除了母亲,外公全家人都搬去了台湾。虽是生死相隔,但母亲一直觉得,一定要找到叔公的墓,至少这表示她有亲人还同在大陆”。
同为烈士亲属的李伟民,目前已为21位烈士找到了后人。李伟民捧着一束黄白相间的菊花,放在了祖父李洁尘的墓碑前,沉默了一会儿,又把花瓣洒在了墓碑上。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时任空军第九大队飞行员的李洁尘执行了作战行动,在任务完成后,却由于飞机发动机故障而殉职。
“我了解烈士后人的心情。祖父1937年牺牲后,1969年我就开始苦苦寻找他的墓地,可直到1988年,才知道祖父葬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李伟民看了看墓碑,继续说:“可后来发现,许多抗日航空烈士的后人并不知道他们埋葬在这里,于是我就开始了‘牵线寻找’,也是在为更多人了却心愿。”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1932年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募捐建造,旨在纪念在北伐及淞沪抗战中阵亡的空军飞行员。目前,公墓共安葬了163名航空烈士,其中包括4名苏联飞行员和1名美国飞行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