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更积极参与中东事务 西方应习惯并欢迎
西方应乐见中国推动巴以和谈
本周,中国的中东外交比较忙碌。先是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抵达北京并进行国事访问。一天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抵达上海,随后也将来到北京进行连任后的首次出访。巴以两国领导人“前后脚”访华不仅在中国外交史上绝无仅有,两国领导人几乎同期出访同一个国家,这在国际外交史上也非常罕见。一时间,有关“中国要在中东事务上施展拳脚,以扩大自己在该地区影响力”的评论立即充斥于西方的报端和网络之中。
其实,中国要在中东事务上“施展拳脚”并不是什么坏事,更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们自然不需急急忙忙否认。但如何“施展拳脚”以及这样做可以对巴以和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却的确需要厘清一下。
众所周知,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以巴以冲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对抗和争端,成为影响中东地区稳定与持久和平的最主要因素。巴以之间虽然在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中达成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共识,但后来却因种种内外因素的干扰而使巴以和谈难以推进,甚至完全陷入停滞状态。
美国作为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外部力量,自上世纪70年代卡特总统推动促成《戴维营协议》之后,再到后来的克林顿、小布什以及奥巴马,历届美国总统都曾尝试推动巴以和平来实现美国中东政策的大突破,但均因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立场而使其外交努力大打折扣。
与美国拉偏架的立场不同,中国在中东事务上长期以来持“中立”和“平衡”的客观立场,并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均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和坚决反对以色列扩建定居点,反对暴力和主张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以谈判方式实现巴以和平,一直是中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坚持的立场。习近平主席昨日在会见阿巴斯总统时再次以清晰、完整并且具体的四点主张全面阐述了中国的这一原则立场。
此次巴以两国领导人的相继访华,清晰表明了巴以双方对中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视和期待。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主张也是中国第一次以最高领导人的名义就中东问题提出的明确和具体主张,同样充分表明中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视以及中国愿意为推动巴以和谈发挥更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完全可以凭借与巴以双方均保持的良好关系,不仅加强和深化与巴以之间在经济层面的联系,而且可以在“斡旋”和“促和”方面“施展拳脚”,发挥正能量。
2013年是《奥斯陆协议》签订20周年。巴以冲突决不能再以牺牲又一代人的和平为代价。国际社会需要行动起来。我们乐见奥巴马总统和克里国务卿出访中东,西方舆论也应该习惯并为中国在中东事务中的积极参与而鼓掌。(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 贺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