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东安改进直9直升机传动系统 性能大幅提升
东安直9传动系统创新记事
世界著名作家思宾塞·约翰逊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如今,它已被许多企业奉为经营哲学。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一家企业不在审时度势、自我变革,以求生存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航工业东安自行贷款,引进法国365N“海豚”直升机传动系统生产专利,打破了航空产品开发完全依赖国家投资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了航空工业发展的新机制。回眸直9传动系统的研制历程,可看出我国航空技术的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探索之路,即“技术图强、变革制胜”的创新发展之路。
引进消化——追赶先进
1980年,在国民经济困难、“军队要忍耐”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直升机需求,中国以“技贸结合”的办法,引进了法国“海豚”直升机生产专利。当时,直5停产,多个直升机型号夭折,国家急切需要新的直升机。通过企业自筹资金、贷款经营、技贸结合的形式引进先进技术,无疑是一次新的发展机制的探索。其中,传动系统由东安负责制造生产。
“工厂累计贷款2000多万美元。那时,全厂职工一年工资总额才500万元人民币。可见工厂的决心多么大!”时任型号副总师郭颂铎说。
尽管是勒紧裤腰带、贷款上项目,但东安人从未退缩。“‘海豚’直升机是法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研制的新型多用途直升机,具备第三代直升机的特点。搞好了,可以实现军民两用,这对东安也是一次技术上的飞跃。”
变革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研制初期接连遇到难题,无论是资料翻译、采用的标准规范,还是数控加工、试车台设备,都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外使用数控加工设备的时候,我们还在用‘摇把子’。”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公司领导及型号总师的带领下,研发、制造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关;设计所高工吴瑞玉掌握多门外语,引进的技术资料他熟悉得快,很多技术人员在他的指导帮助下,逐渐熟悉了设计、工艺资料;没有试车台,经过艰苦摸索,研制出满足要求的试车台,试车效果还相当不错;那时,外商卖一台电子束焊机要80万美元,主管焊接的工艺师韩冰殊怀着身孕,一个人跑遍了贵阳、西安、成都,最后用不到60万元人民币在中科院订购了一台。
十易寒暑,东安经过一番消化吸收,逐步掌握了先进的直升机传动系统研制生产技术,培育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日后逐渐强大、快速发展的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