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首下潜冷泉区:科学家的实验“盛宴”(图)
6月1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冷泉区进行首次试验性应用下潜,这是“蛟龙”号的第53次下潜。本次下潜不仅观测到了由大量的毛瓷蟹、蜘蛛蟹、深海虾、贻贝等构成的冷泉生物群落,而且还获得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碳酸盐气囱样品、15个双壳类生物样品和大量的生物视频影像资料。
“这是我国利用自己的载人潜水器第一次在南海获得活动冷泉区的生物标本和碳酸盐岩,其科学意义重大。”本航段唯一的女性科学家杨群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
17时,在“蛟龙”号顺利回收后,早已守候在甲板上的科学家李新正、杨群慧、邱建文、冯东和吴正伟拿着标本收集容器快速跑向“蛟龙”号头部的采样篮,小心翼翼地把机械臂上抓取的一块碳酸盐岩和生物箱里面的15个双壳类生物取下,然后回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在实验室,邱建文带着实验橡皮手套,先用手术刀片小心地把双壳类生物的壳分开,然后用解剖剪把各个组织器官剪下,放到不同的容器里面。杨群慧和冯东则一边忙着给样品拍照,一边协助邱建文进行样品的收集整理。
“由于船上条件有限,所以我们要依据不同的实验对样品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分类保存。”邱建文一边拍照一边说,“酒精可以固定DNA,用酒精浸泡保存的样品可以拿回实验室进行生物种类鉴定。其余的样品则要冷冻保存,然后再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实验。”
记者注意到,不仅双壳类生物的内部组织结构被分别解剖保存,就连贝壳也被科学家们收集起来。“贻贝的壳可以用来做同位素分析。”杨群慧向记者解释道,“另外,通过研究生物细胞膜的组织成分,也可以帮助科学家推测出该冷泉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生物存在,可能发生了什么样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
除了双壳类生物,科学家还在带回的碳酸盐岩上发现了软珊瑚和至少两种形态的海绵以及管虫蠕虫的管子,这些也被保存起来。“虽然管虫已经不在了,但管虫的管子也是有机物,对于科学家的研究很有帮助。”邱建文说。
最后剩下的碳酸盐岩也被科学家们放在零下20℃的冰箱里冷冻保存起来。“通过对碳酸盐的进一步分析研究,科学家可以了解碳酸盐的形成过程。”冯东说。
杨群慧说:“科学家通过对该冷泉区生物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各项研究,了解该冷泉区生物群落结构的独特性以及与其他冷泉区生物群落的异同点,这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期待‘蛟龙’号的下潜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