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完成南海海山区首潜 测试长基线定位系统
6月28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在海山区的首次工程性下潜顺利完成,下潜最大深度达到3906米。这是本航次“蛟龙”号下潜的最大深度。潜水器各项性能显示,基本满足搭载科学家下潜条件。
此次下潜人员为叶聪、杨波和刘开周。上午8时51分,“蛟龙”号布放入水;9时左右,“蛟龙”号正式下潜;10时58分,“蛟龙”号坐底,深度显示3901米;下潜时间为两小时左右。据现场指挥部介绍,“蛟龙”号此次坐底位置是南海比较深的地方。
在坐底之后,“蛟龙”号先向南航行600米,再向东航行300米,再向北航行900米,最后向西航行300米,走了一个“口”字,并开展了长时间定高、定向、定速海底巡航,对潜水器4000米级水深作业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复核。同时,还对长基线定位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潜水器各项性能,绘制出了航行轨迹,初步达到了南海定位系统试验的目标,为随后“蛟龙海山”作业区开展科学下潜和下阶段二三航段作业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蛟龙”号还在海底进行了海底沉积物取样作业,取得了一份沉积物插管样品。14时54分,“蛟龙”号抛载上浮,16时42分浮出水面,顺利完成此次下潜任务。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敏表示,此次长基线定位系统的表现比较令人满意,显示出较高的精度,潜水器在海底的定位误差很小。定位系统也完整地描绘出了“蛟龙”航行的全路线。通过此次测试可以肯定,长基线定位系统已具备了引导潜水器开展相关作业的能力。
据悉,“蛟龙”号水下定位依靠两套声学定位系统:超短基线和长基线定位系统。在1000米级至7000米级海试中,“蛟龙”号主要用超短基线定位,这个航次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长基线定位系统测试。超短基线与长基线相比,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布放信标,但长基线比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精度高。
与“蛟龙”号此前进行的4次1000米级水深作业不一样,此次4000米级水深作业对“蛟龙”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完成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4000米级下潜后,6月29日,“蛟龙”号工程技术人员对“蛟龙”号进行了全面维护与检修。同时,科考队员还开展了箱式取样器海底取样作业。(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