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完成南海航段任务 实现最长距离海底巡航
7月10日17时左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被安全回收至甲板上,顺利完成了第62次下潜。“蛟龙”号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刘峰随即宣布:“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1航次)南海区的作业任务圆满完成!“向阳红09”船将返航。据悉,“向阳红09”船今日上午将抵达厦门锚地。
作为“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为1291米,潜航员为唐嘉陵、张同伟和周怀阳。此次“蛟龙”号在蛟龙冷泉1号区北部海区进行了约6.6公里的近底巡航观察,并对蛟龙冷泉1号区开展了地形测绘。这是“蛟龙”号自海试以来一次最长距离的海底巡航。
“这是一片真正的海底荒漠,近底海流很强,到处是厚厚的沉积物,未发现冷泉和明显的地貌异常现象。偶尔能见到零星的海参、海百合等海底生物。”此次搭乘“蛟龙”号进行巡航观察的科学家周怀阳教授这样描述他所观察到的海底景象。
此次“蛟龙”号对蛟龙冷泉1号区北部海区进行搜寻,主要想了解在活冷泉区边缘地带、与蛟龙冷泉1号区有着相似地貌的海底,是否也会存在冷泉现象。
与前几次“蛟龙”号在冷泉区发现了大量生物和碳酸盐岩场景不一样的是,这次“蛟龙”号下潜“冷清”了很多。“目前为止,我们在这里没有发现任何冷泉现象,甚至连石头都看不到。”周怀阳说,“因为该地区海底海流湍急,所以原本计划的沉积物采样工作无法完成。不过,能看到这里的海底地貌现象也是一种新发现。”
冷泉区是海底极端地貌的一种,寻找海底冷泉需要做包括地球物理探测和海洋探测在内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周怀阳告诉记者,蛟龙冷泉1号区就是在此基础上被科学家们发现的,并给出了准确的坐标和海底地形图。这次对新区域搜寻的尝试也为今后“蛟龙”号的科学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悉,目前海洋学术界90%以上的海洋资料都是由国外科学界提供。与国际相比,我国海洋研究起步较晚,学术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我相信,随着‘蛟龙’号试验性应用的顺利开展,将为我国加速开展海洋研究搭建一个宽广的平台。”周怀阳说。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在南海共进行了10次下潜,其中2次工程性下潜,8次科学下潜,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生物和地质样品,带回了大量的海底图片和视频资料。第二、第三航段将分别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合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申请区开展近底生物调查、地质取样、海底摄像和海底沉积物剂量反应试验等。(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