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海底爬90度300米高峭壁 定位精度2厘米(2)
5.对新的作业区域进行了搜寻
7月10日,“蛟龙”号在蛟龙冷泉1号区北部海区进行了本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作业,以期寻找新的海底现象。通过下潜科学家发现,就在距离活动冷泉很近的边缘地带,海底地貌与蛟龙冷泉1号区变化迥异,证明了该海区虽然大体地形与冷泉区相似,但海底地质地貌与冷泉区截然不同。
6.完成最长距离的海底巡航
7月10日,“蛟龙”号在蛟龙冷泉1号区北部海区进行了约6.6公里的近底巡航观察,并返回蛟龙冷泉1号区开展了地形测绘。这也是“蛟龙”号自研制和海试以来的最长距离海底巡航。
7.在科学家指导下采取海底样品
通过10次下潜,“蛟龙”号在南海区采取了包括贻贝、深海虾、蜘蛛蟹、珊瑚、海百合、白瓷蟹、玻璃海绵、碳酸盐岩、火山岩石、多金属结核在内的大量生物和地质样品,在科学家指定区域进行了地质取样和化学测量。这也是“蛟龙”号首次在科学家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为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海底取样作业。
“以前我们抓过一些相对‘静’的海底生物,例如海参。这次我们第一次抓住了相对‘好动’的蜘蛛蟹,说明了潜航员海底作业能力更加娴熟。”潜航员付文韬说。
8.首次在海底火山复杂地形巡航
7月3日,“蛟龙”号搭载科学家下潜至3000米级海深,实现了在“蛟龙海山”区复杂险恶海底地形的爬坡巡航,其中爬坡的火山峭壁垂直角度接近90°,高差达到了300米以上。
“这次‘蛟龙’号海底作业地区为海山地形,几乎没有平地,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地形十分险恶。”潜航员唐嘉陵介绍说,“通过这次下潜,进一步锻炼了潜航员在海底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操控能力。”
9.首次在南海观察到多金属结核
7月3日的下潜最大深度达到了3573米,“蛟龙”号在蛟龙火山口和海山顶部发现了大面积的铁锰结核密集分布区,将可能为未来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提供可选的试采区。
10.在舱内开展科普教育试验
7月7日,“蛟龙”号搭载一位记者在蛟龙海山区下潜,并在海底进行了科普教育试验。记者把在“蛟龙”号舱内进行的科普教育试验过程和海底作业画面录制下来,让社会公众第一次通过媒体镜头看到了“蛟龙”号实际海底作业的画面。(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