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忆抗美援朝:战斗间隙打篮球 敌机走了继续打(2)
黎介寿在手术室。(高铭华 摄)
“定心丸”、“黎爷爷”、“老院长”
患者们都说,黎介寿是他们心里最强大的“定心丸”。
2009年,安徽铜陵工厂工人周小平病发。被送到医院时,医生形容他的腹腔里就如同一个“烂泥塘”。在周小平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日子里,每晚黎介寿会带着一大帮弟子查房,到每个病人床前询问病情,察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做大量的了解、分析。一次查房就是长达两三个小时。
“大家都喜欢他到自己的床前,”周小平谈起在ICU最大的感触,“无论病人多着急、暴躁,老院长一来,他们都安定多了。”周小平的肠外瘘也是黎介寿连续动6小时手术治好的。那一年,黎介寿已是85岁。
患者们总亲切地称他“黎爷爷”、“老院长”。而对待学生,黎介寿却总是不怒自威,从来都抓得紧而又紧。
一次教学查房,黎介寿为一名肠瘘病人检查,患者肠液粪便外溢,一名护士捂着鼻子递上手套和口罩,他严肃地拒绝了。“你不闻闻这种气味,就不可能知道肠道是否感染,你戴着手套,就拉远了与患者的距离。”
还有一次,科里抢救一名病人动作稍慢了一些,患者一口浓痰堵在了喉咙里,造成休克,经全力抢救才脱险。第二天早会,黎介寿卡着秒表,让全科人员憋气两分钟,以体验病人的感受。
他的大弟子李宁今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谈起老师的教导,李宁最深的印象就是1987年的那次“短学制”培训班。黎介寿当时要求学生夜里继续观察患者病情,研究相关数据,而李宁听说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上映,托人拿到电影票。可黎介寿发现了李宁偷摸着出去看电影。电影刚开始,银幕下方就跳出一行大字:“请李宁速回!”
采访时,记者问黎介寿为何对弟子们如此严苛。李宁坐在黎介寿旁边附和着逗他。黎介寿似乎有点委屈,笑着反驳“这个地方我希望你们纠正一下你们的印象。我在工作上是严格的,工作之余不严格的。我经常跟他们玩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