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蛟龙号海底采样:奇妙笼子让海洋生物难逃
海底的生物林林总总、五彩缤纷,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这些海底生物,进而为科学家认识海洋、研究海洋提供帮助?“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大洋科考第31航次)科考队员们着实费了一番脑筋,特别制作了几种形态各异、有着特殊本领的海底生物样品采集器。
7月22日早晨,阳光洒落在“向阳红09”船的后甲板上,潜航员傅文韬正拿着一个类似簸箕的东西埋头摆弄着,他在检查这个特制的海底结核采样装置。
记者看到,这个装置比一般打扫卫生的簸箕小一些,由金属制成,主体好似一个铲子,上面有盖板,顶端有长长的把手和触发机关。原来,在采集结核样品时,“蛟龙”号会用机械手提着这个装置,把生物样品铲进去。
除此之外,科考队还设计制作了不同样式的笼子,作为海洋生物的采样装置。在这些装置中,个头最大的是一个长方的笼子,它的每个侧壁上都有一个外大内小的圆台形喇叭网袋,4个网袋围绕着一个中心。据现场副总指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业务处副处长丁忠军介绍,在“蛟龙”号下潜时,先往笼子中心部位放入诱饵,当鱼、虾等海洋生物受到食物的诱惑游过来时,一旦钻进外口大、内口小的喇叭形网袋,就很难跑出去。
还有一个方型的采集器也颇具特色。它由底座、笼罩、滑杆等部分组成,开启时,笼罩与底座分离出来,被一个插销固定在滑杆上。当海洋生物游进来时,潜航员便控制“蛟龙”号的机械手拔出插销,笼罩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快速扣在底座上,将生物关在里面。
据悉,此次船上共携带5种采样装置,这些装置大小不同、各有特点。在“蛟龙”号每次下潜前,潜航员都会根据任务需要选择其中一种采集装置。
“蛟龙”号第二航段任务将在位于东北太平洋的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这个区域多金属结核分布的丰度较高,但深海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王春生介绍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作业的冷泉区被称为“海洋中的绿洲”,海洋生物丰富,取样相对容易。而第二航段工作区是深海海盆,那里海洋生物的食物主要是从海面沉降到5000多米深的海底的。当食物到达海底时数量已不多,因此深海海盆中的生物分布很少,比较难采集。
此前,我国对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的海洋生物缺乏深入了解,因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及样品采集成为了此次科考的重要目标。“如果能在那里采集到深海生物样品,将对该区域下一步的调查研究产生巨大价值。”王春生说。(赵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