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家钓鱼岛海域撒国旗 披露海警船护航
翟墨驾船航行
在钓鱼岛海域撒下100面中国国旗,航海家翟墨8月初这一“撒”所引起的轰动,或许比他2009年自驾帆船完成环球航行的壮举还要引人注目。是什么动力让45岁的翟墨从一名孤帆孑影的水手、纵情笔墨的画家,转身为一位热心“保钓”的勇士?航海在他眼中还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吗?他还将驶向哪里?带着这些问题,《环球时报》21日联合环球网专访了翟墨。
环球时报:你的船被命名为“姜太公号”,有什么寓意吗?
翟墨:是专门为这次去钓鱼岛起的名字。“姜太公”不仅中国人熟悉,日本人、韩国人也知道。我为船起这个名字,正应了那个典故:姜太公钓鱼,意不在钓鱼。
环球时报:怎么想起在钓鱼岛海域撒国旗,这样做的意义在哪?
翟墨:我最早的计划是上岛插国旗,但船行驶到距钓鱼岛3海里时就不被允许再靠近了。其实无论是登岛还是往海中撒国旗,都是想表明中国人对钓鱼岛主权的态度。
环球时报:你说过你喜欢探险而非冒险,你想到过登钓鱼岛会面临哪些风险吗?从距岛多远开始有了中国海警船护航?
翟墨:从距钓鱼岛30海里处,就有海警船向我驶来,有中国的,也有日本的。当我的船行驶至距钓鱼岛12海里处时,就只有中国海警船为我护航了,我很满足我可以把船开到距岛3海里处,可以说要是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行驶到距钓鱼岛那么近的地方。
环球时报:你这次赴钓鱼岛之旅和之前的台湾、香港的“保钓”行动有区别吗?
翟墨:我认为首先是船只不同,我驾驶的是竞技帆船,在国际海洋法公约中有大船无条件避让小船的规定,这让我的船能更自由地去想去的地方。另外我习惯于个人驾船探险,包括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人为设置的障碍,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环球时报:“挺进钓鱼岛”让航海这项运动附加上政治意义,你认为体育和政治应该分开吗?
翟墨:最开始我也没有太强的海洋意识、海权意识,但随着我环球航行的经历不断增多,我深刻地感受到那种漂泊在海上时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当你停靠到异国他乡的海岸边,那里的中国人像见到亲人一样的迎接你时,你不可能只简单地把航海当成一种运动。
相关报道:新加坡总理:中国或得到钓鱼岛 但会输掉世界地位
中国4艘海警船在日本战败日巡航钓鱼岛 遭日警告
中国海警28小时巡航钓鱼岛 驱离日右翼挑衅船只
中国海警船完成钓鱼岛12海里最长时间巡航(组图)
中国爷们驾帆船冲进钓鱼岛 海警护航(图)
日称中国4艘海警船在钓鱼岛毗邻水域巡航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