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排爆机器人可遥控发射步枪火箭筒 未来能潜水
以制造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来自中航工业沈飞的产业化报道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历经60多年发展,已具备现代工业制造技术优势,尤其在数字化制造、钛合金机械加工、大型复杂结构件的数控加工、复合材料加工等多层面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民机行业的兴起,航空工业在某些技术领域更趋向于产业化发展方向,催生出新兴工业发展格局,这种与航空制造技术一脉相承的新兴产业的崛起,是航空主业“一体多翼”、统筹兼顾的多元化发展脉络的典范,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模式和途径。
军用航空与民用航空协调发展
民机产业化有利于融入世界航空产业
军用航空与民用航空关系。航空工业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性工业,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是相辅相成的,发展民机产业,必然要坚定不移地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之路。航空工业只有军民并重、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才能使整个航空工业盈利,共享和补偿对军用航空工业的长期投入。同时,由于民机产业的开放性,某些技术更先进、更可靠、更经济,反过来又能促进军用航空的技术进步。充分利用民机和通航产业开放性特点,不断提升技术优势和管理水平,促进军民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最近几十年里,随着世界民机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民机也逐步开始了从零部件转包生产向大部件的研制以及民机整机研制的方向迈进。自1985年沈飞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开展国际合作以来,先后同美国、英国、德国、瑞典、加拿大、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著名航空公司开展了民机零部件转包生产项目合作。在与世界民机企业合作过程中,通过引进、消化民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关键技术,为民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民机制造技术实力逐步增强,实现了由小组合件向大部件以及整机转包的跃升,实现了由转包生产向风险合作的跨越,但在做大做强产业发展上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通过发展民机和通航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仅能增强公司航空主业的整体实力,而且有助于推动航空价值链的增值,使军用航空真正走上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道路。
民用航空发展前景。民用航空的发展,必须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增强原始创新和持续创新的能力。争取国际合作,在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制造方面取得市场地位,在民机研制能力平台的基础上,培养原始创新能力,才能标本兼治、强根固本。目前,民用航空业发展步伐正在加大,C系列飞机、737-48段、A320机翼前缘、ARJ21、C919等重点项目的零件配套趋于成熟,技术方面,在蒙皮加工、钣金橡皮囊成型、复材、钛合金、电缆加工等核心制造领域正向着产业化发展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