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升机单位曾赴法培训 助军机维护水平飞跃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客户使用和维护好所购买的产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让直升机少趴窝,多被使用。”这是中航工业直升机所综合保障技术专家曲建东的观点。
作为我国唯一的直升机设计研发机构,近年来,直升机所综合保障专业日渐与国际直升机公司的先进技术接轨,在能力水平上得到很大提升。直升机所现已全面掌握了直升机MSG-3(预防性维修任务)分析技术和方法、IETM电子交互式手册的编制、地面保障设备的规划和研制,造就了一批具有民航资质的教员队伍和富有工程经验的外场综合保障队伍,基本建立了健全的民机综保体系文件和技术规范,其技术水平代表了国内该行业的先进水平。
综合保障,守护用户
如果你购置一款轻型民用直升机,那么在接机的那一刻,你就会接受详细的培训,你会更为仔细地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查看配套的手册资料是否完整以及配套的保障设备是否完备。
曲建东介绍,目前这一套充分为客户着想的综合保障体系,在产品的论证、设计阶段就已全方位考虑,且涉及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从论证阶段的识别客户需求、初步分析寿命周期费用,到初步设计阶段的查找系统设计的保障性薄弱环节、提出保障资源的需求和设计改进措施,到详细设计阶段的保障性验证和评估,然后是交付阶段的空地勤培训,再到批生产使用阶段的信息跟踪、收集,优化保障方案,直至产品报废处理。甚至在与直升机所与供应商签订的技术协议中,对于成品件更换的频率也不能由供应商“一言堂”,需要由综合保障工程师们反复分析把关,才能最终敲定。
一切为用户着想。综合保障仿佛是用户派驻到厂家的督查者和守护者,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研制流程的各个环节,是从使用、维修、航材使用、技术支援到培训,所有项目有机结合的系统管理工程。在航空界,美国军方于上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综合后勤保障的概念。在我国,军机称综合保障,民机叫做产品技术支援,本质上是同一概念,即是为保证产品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能得到有效而经济的各种保障而进行综合考虑的一系列工程活动。
从世界范围来看,60年来,综合保障专业已经在全世界各航空公司得以快速发展。目前,越来越高的信息化手段、与客户和研发部门广阔的交联程度、由传统的序贯式保障模式向并行方式、自主保障模式快速转变,已成为整个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近几年,直升机所先后从各专业室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AC352直升机综合保障、四型机手册更新和AEG三个工作团队,以进一步做大做强综保专业。在AC311直升机AEG工作中,民航当局进一步提出了“专职、专业、专家”的更高要求,直升机所于2012年10月把原可靠性室的综合保障组划分出来成立了技术支援室,并在人力资源调配上给予了倾斜政策,对综保专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军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