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狙击手磨练记:双肘血肉模糊 微雕生米粒(图)(3)
子弹随着脑子“飞”
刚接手狙击步枪,连国彪以为用瞄准镜瞄准目标和影视作品中反映的一样,只要把目标移到十字刻线中央位置就能命中。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连国彪却发现等到自己把各种弹道修正量加起来,目标就移到了瞄准镜的空白处,“一枪毙命”竟然发生在这里。更令连国彪意想不到的是,哪怕是再细小的细节,如果不算入修正,也会造成子弹射失。这其中竟然包括了枪管的冷热程度。
5月南昌,湿闷多雨。
连国彪在黎明时分便进入战位,隐蔽潜伏、据枪定型、精算修正……“砰、砰、砰”最初的几个目标,连国彪得心应手,可越往后子弹越偏,最后3发子弹居然脱靶。
同样的距离、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手法,为什么命中率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经过教员的点拨和战友的研讨,连国彪这才明白原来问题出在枪管的温度上。某型狙击步枪一根冷枪管和热枪管射击时弹着点最大差别在100米距离上大约有7至8毫米,要是进行700米以上的射击,误差就会达到4至5厘米,这对狙击手来讲是可怕的。连国彪此时才深刻体会到“枪王”何祥美的那句话:“不长脑子,打再多子弹也白搭!”
此后,连国彪扩大了计算的范围。从自己的狙击步枪校准开始,连国彪都要严格经过打、套、求、量、算、修六步,先校正机械瞄具,再校正光学瞄准镜。而一旦遇上瞄准镜被碰撞、弹药换批次等情况,连国彪都会不厌其烦地再次校准归零。
正是这一点点的精打细算,造就了连国彪狙击的精确。后程逐步发力的连国彪,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赵磊 陈明照 郑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