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长征时期的毛泽东诗词:揭示心路历程(图)(3)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油画陡剑民作)
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内景。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长征时期毛泽东创作的唯一一首律诗——《七律·长征》
在毛泽东长征时期创作的八首诗词中,《七律·长征》是唯一一首律诗。全诗以其极为凝炼的诗行,概括了长征历史的全过程,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精品。《七律·长征》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并非一时即兴之作,是毛泽东心中酝酿已久的作品。整首诗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古今征行题材诗歌的绝唱。
《七律·长征》是最早传播到国外的毛泽东诗词
《七律·长征》首次见之于出版物,理应感谢“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春,斯诺专程到上海向宋庆龄表达了访问陕甘苏区的愿望。宋庆龄通过中共地下组织为斯诺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介绍信,协助他秘密通过国统区,经西安到达陕甘苏区。斯诺采访了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并访问了许多红军指挥员、战士和根据地群众。一向不大喜欢谈论自己的毛泽东,向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西方人敞开了心扉,谈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谈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经历。在介绍完中国红军波澜壮阔的长征壮举后,毛泽东把《七律·长征》抄写给了斯诺。
1937年3月,在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印刷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整理了埃德加·斯诺发表过的几十篇文章,毛泽东亲自抄写给斯诺的《七律·长征》就发表在封三上。1937年10月,斯诺的英文著作《红星照耀中国》,由英国伦敦戈兰茨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斯诺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直接写进了这部著作,使这首诗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书名改为《西行漫记》。随着《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的广泛传播,《七律·长征》一诗已广为人知,名扬天下。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引用了这首诗,使其成为同世界读者见面最早的毛泽东诗词作品。
《七律·长征》是革命战争时期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毛泽东诗词
在战争时期,出版的书刊虽然有限,但还是有不少报刊、书籍登载、收录了《七律·长征》。《七律·长征》还曾经被谱成歌曲,在敌后根据地广为传唱。从1940年起,这首由王承骏谱曲的《七律·长征》,就在敌后根据地开始传唱,士兵们都非常喜爱。一些战士还将这首诗写进了日记,我国著名革命文艺家阿英的《敌后日记》就记载了他从《淮海报》上读到了这首诗。《七律·长征》不仅在红军内部广为传唱,也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国统区的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也知道此诗。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民主人士柳亚子还请求毛泽东“写长征诗见惠”。可见,《七律·长征》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长征路途艰难困苦,长征诗词雄浑壮美。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创作的八首诗词,生动地反映了红军辗转曲折的行动轨迹,艺术地再现了长征历经困苦走向胜利的光辉图景。(李军、张秀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