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将士墓现广东深山 老兵获悉前往祭拜(图)
抗战老兵施宗羡按照潮汕的风俗给战友墓碑“描红”。
葬有2200多具抗战阵亡将士遗骸 揭阳当地乡民建抗日纪念馆 战场幸存老兵获悉前往祭拜
在广东的抗日战争历史上,发生在潮汕地区大脊岭一带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年,战况惨烈异常。揭阳官硕乡乡民自发成立收尸队,在战斗间歇和战斗后在战场上整理的抗日将士遗体多达2200多具,日军及无名尸骨近3000具,分开挖地掩埋。抗日将士墓后被移至深山,近日重被发现。当地乡民重修了69年前被日军烧毁的李氏家庙,同时也建立了抗日纪念馆来铭记这段历史。而在这个战场上幸存、年已95岁的阳江籍抗战老兵施宗羡获悉将士墓被发现的消息,日前赶到墓碑前为墓碑“描红”祭拜。
历史:
大脊岭战役持续了3年
1939年,日本侵略者在南澳岛登陆后进攻大潮汕,汕头、潮州相继沦陷。为了阻止日军西进揭阳,1940年秋天开始,当时的国民党驻军独立二十旅将士开始在大脊岭一带与进犯者进行了长达三年的阵地争夺战。
战斗异常激烈,日军出动了飞机大炮轮番轰炸,大规模的阵地攻防战从秋天打到来年秋天,再打到第三年的秋天。战斗间隙,主战场所在地揭阳官硕乡乡民组成收尸队,安葬战场上遍布的尸体。阵地失守后,1944年,官硕乡遭到日军“三光”血洗。
揭阳官硕乡的老者李敬万曾是收尸队的一员,如今已经年过九旬。他曾是当年官硕乡普庆善堂组织的30多名青壮年的一名,与其他收尸队员在战火消停后带着袖标上战场去清理尸体——从风门径到大脊岭,从马母岭、龟目到大坪,从悬崖峭壁到荆棘丛生的山沟里,寻找、搬运,选择低洼地方就近掩埋。共掩埋了2000多具阵亡将士遗体。
1943年10月,大脊岭战役后,乘日军尚未驻扎之机,官硕乡普庆善堂掩埋队再次出动,先把大脊岭阵地上200多名阵亡将士掩埋,再用20天时间,在整个战役地区一处处收集尸骸骨头,分两处掩埋。
经过统计,掩埋队共搜集掩埋抗战阵亡将士尸骸共2200多具。而另外一处掩埋点埋葬的是侵华日军、被日寇收买的“和平军”和未能分辨身份的尸骸近3000具。
如今:
当地重修被毁的家庙
时过境迁,当年所葬抗日将士遗骸等已被移至深山。直到最近,大脊岭战役抗日将士墓才重被当地乡民发现,官硕乡民在重修1944年被日军烧毁的“李氏家庙”时也决定同时修建抗日纪念馆,纪念在这里为保护乡民牺牲的2200多名抗日英雄,铭记那段历史。
今年10月1日,官硕乡抗日纪念馆正式揭幕。
老兵回忆
“不是一个惨字可以形容的”
官硕乡抗日纪念馆揭幕当天,来了一位95岁的老人。他叫施宗羡,风尘仆仆从阳江赶来。在70多年前那次战役战场上,施宗羡(原名施宗海)是一名驻守的军人。他描述当时战斗场面惨烈异常,“营长倒下就副营长顶上,副营长死了就连长上”,也正因为这样,施宗羡在战场上被任命为原独立二十旅第三营副营长——那时的他不过20多岁。
“一晚,我听到远方传来轰隆轰隆的声音,战友们都在大喊,日本鬼子的飞机过来轰炸了,赶紧找地方掩护……”施宗羡口述当时驻守洋铁岭时日军飞机轰炸的场景时说,身边的战友一个个被炸飞倒下,“那不是一个惨字可以形容的,我希望我的战友能在他们誓死保卫的阵地安息。”(记者陈正新 通讯员吴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