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欲根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令人担忧
明里暗里加紧扩张军备的日本正在右翼势力的推动下,寻求为其“军事强国”之路附上“加速器”。
安倍政府本周决定把“根本上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写入将于年底获得内阁会议批准的外交及安全政策中长期指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北京的分析人士警告,日本当局的这一举动是右翼势力在军事上诉求的一个最新表现,可能会搅动地区紧张局势。
1967年,日本佐藤内阁颁布实施了“武器出口三原则”,即禁止向共产党国家、受联合国决议制裁的有关国家以及国际冲突当事国出口武器。1976年,三木内阁予以增补,使得日本全面禁止出口武器。根据这一原则,日本不仅不能出口武器,而且不可与外国联合开发和生产武器。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器出口方面的政策调整变化基于三点考虑,即维护国际形象以成为政治大国、眼见美国衰落而实施“无区别禁售”以向苏联示好、右翼受束缚且国内和平呼声高。
1983年,日本政府修改了“武器出口三原则”,允许向美国提供武器生产技术,但仍不准直接出口武器。
2004年,小泉内阁则制定了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将不再受到日本武器出口限制的包括:日美两国或以美国为主多国联合研发生产的武器,以及与支持反恐和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有关的武器。
此番安倍政府若成功从根本上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则意味着日本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国际研发和生产武器的对象,并将研制生产的先进武器用于装备本国自卫队,从而直接提高自卫队的战斗力。
日本政府30多年来不断地在为武器出口解禁,不仅因为出口武器装备可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而且还可以维持和加强军工产业的技术基础。之前,日本自卫队谋求将其高性能车辆等装备出口至海外,日本防卫省认为此举对于维持和培育国内的军工产业不可或缺。
军情分析人士认为,安倍若真从根本上解禁了日本的武器出口,其军工企业将迅速抢占国际军火市场,日本也将随之成为国际军火出口大国。反过来,巨额的出口利润会带动本国军工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可能会使日本不依赖美国就能成为“军事强国”。
日本作为二战中发动侵略战争并给亚洲各国带来灾难的国家,并未深刻反思战争罪行,却在右倾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样的国家谋求成为“军事强国”不得不令国际社会感到担忧。
安倍及其内阁极力推动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其副首相甚至扬言模仿纳粹修宪,谋求放弃“专守防卫”的正规军力和战争发动权,寻求拥有“集体防卫权”和“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而发展坚实的军工产业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保证。
虽然日本承担武器制造的企业主营业务并非军火生产,如三菱重工、NEC公司、川崎重工等公司的武器制造仅占企业生产的2%—10%,但这些公司的整体实力居世界前列,这保证了日本武器生产在有需要时能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此外,日本军火制造商可以在某些特定领域展开研发,超过美欧对手。目前日本在很多技术领域都超越了美国,而且日本的突出优势是小型化、机器人和数字光学。日本计划研制的代号为F-3的战斗机将比F-35更先进,三菱重工已经开始建造一款代号为ATD-X“心神”的缩小版技术验证机身。
日本政府9月30日宣布,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三菱电机加入F-35战机的国际联合生产体制。这是日本企业首次参与战斗机的国际生产,意味着日本参与生产的武器将售卖至含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
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此前宣称,有必要彻底修改原则上禁止武器和相关技术出口的“武器出口三原则”。事后,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则表示,允许日本企业参与制造F-35战斗机零部件与“武器出口三原则”不抵触。
近年来,推动放宽甚至解禁“武器出口三原则”在日本政坛颇有市场,包括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在内的多位首相都作出了相关表态或行动,有时甚至取得了自民党和民主党两大政党的共识。
日本政府屡屡为解禁“武器出口三原则”辩护,实质在于促进破解“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军事上的侏儒”的所谓魔咒,实现突破战后安排的“正常化”。(记者刘斐 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