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西方拒高科技合作 中国应与俄加强联系
让中俄关系优势开花结果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10月22日至23日将来华访问。俄罗斯政府新闻处称,俄总理将同中国领导人讨论增加两国贸易、发展投资合作、落实能源项目和加强工业生产合作等问题。同时,梅德韦杰夫将参观位于安徽合肥市的中国科学创新中心和中国科技大学,并讨论中俄人文合作。
由此可见,这将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访问,是落实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时与普京总统确定的方针——把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成果——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也跃入我国十大外贸伙伴之列,两国相互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总的发展势头迅猛良好。但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现有水平与中俄的经济实力相比,与中国和美国、欧盟、日本、东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相比,都还低一大截,潜力相当大。究其原因,从俄方来说,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互利观念不够强、资金较短缺。中方的主要原因则是对俄市场了解不够,对相关法律法规搞不清楚,开拓俄市场的能力不够强。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对加强投资和技术合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措施尽快改变现状。
梅德韦杰夫总理将在中国科技大学与师生交流,这是俄拟与中国加强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信号。在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拒绝同中俄开展高科技合作的情况下,两国加强彼此间的科技合作理应成为双边战略和长期合作的重点之一。目前中俄科技合作项目很少,甚至连各种科技资料的翻译都捉襟见肘。这对开展科技和工业生产合作不利。2012年成立的黑龙江大学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着眼于在科学方面达到世界科学的前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满足国家发展和中俄合作的重大需求。希望这一尝试取得成功。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年和旅游年等活动,中俄两国的人文交流取得长足进步,去年来华的俄罗斯人为230万,赴俄的中国公民近百万,但对于我们两个邻国来说仍显不够,彼此的了解也还少。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国内关于苏联解体的争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相当多的人对俄罗斯现状还缺乏了解。因此,两国政府把明后两年定为“青年交流年”是非常正确和十分必要的。(作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