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曾与外军舰机交锋几十小时 受军委表扬(3)
核潜艇与常规潜艇大洋练兵。龙运河摄
核潜艇,科技之城——
科学精神,中国核潜艇保持核安全纪录的密码
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运行发电是在1991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则是1970年,两者相距21年!
有人把核潜艇比喻成一座科技之城,而核反应堆,更是高科技密集。同时,它又是一柄高悬官兵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无规章可循、无经验可学,中国海军官兵如何破解水下核盾牌的“安全密码”?
“42年,中国核潜艇保持核安全纪录的密码就四个字——科学精神!”基地技术监测室主任吴水海告诉记者。
一代代基地官兵传承老一辈核潜艇人的优良传统,把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与严谨细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以“慎之又慎、万无一失”的安全理念和“零容忍、零借口、零差错”的工作标准驾驭潜艇,以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保证了中国核潜艇始终以最佳的技术状态出征远海大洋。
核潜艇训练内容如何设置、训练成绩如何评定?在未来战争中扮演什么角色?基地党委把一切建设和工作向打赢信息化战争聚焦,向科学训练要战斗力。精练技术、巧练战法、历练谋略,在赢得未来战争的博弈中不断迈出铿锵步伐。
采访中,记者亲历了一次逼真的心理训练:一间黑黝黝的屋子里,只有几盏昏暗的应急灯提供勉强的照明。突然,四周警报骤响,一艘潜艇出现在显示屏上。“液动机械无法操控。”潜艇开始下沉!在巨大的水压下,艇壳变形发出的“嘎嘎”声、水管恐怖的爆裂声和人员尖叫声到处响起……
沉着冷静的过硬心理素质不会与生俱来,需要长时间的科学培育和锻造。基地运用“艾森克个性测试”等现代测试手段,利用战场环境心理训练室,模拟潜艇水下生活场景,有效提高了官兵处乱不惊、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
2000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失事沉没,世界为之震惊,一度给官兵们造成了心理压力。然而,官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用自己严谨细实的工作证明:用科学精神驾驭核潜艇,安全就有保障,事故就能最大限度得到避免。
那些日子,基地上下,红红火火的练兵活动没有停止、精彩纷呈的比武竞赛照样进行。
不久后,基地组织某核潜艇出海训练,艇员队党支部的动员会变成了请战会。艇员们纷纷请战,要求驾艇出海训练。
日月如梭、潮起潮落。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中国核潜艇犁海耕涛,安全航行百万海里,出色地完成了试验试航、实兵演习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在走向远海大洋的征程中留下了一道闪亮的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