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日本爱宕级宙斯盾舰:加速海自挺进远洋(图)(2)
总体布局
"爱宕"级是在"金刚"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具有相同的舰体和动力装置,不过一爱宕"级在设计上吸收了美国海军"阿利.伯克"ⅡA级驱逐舰的特点,增加了1座直升机库,烟囱和上层建筑的形状为了提高隐身性能也略做了修改,外观上和"金刚"级有所不同,吨位也大450吨。
跟"金刚"级一样,"爱宕"级舰型采用了流行的长首楼高平甲板、小长宽比、高干舷、方尾设计,舰首高大尖瘦,前倾明显,舰体横向剖面为深V型,舰体宽大且明显外飘,从舰中部到舰尾型宽变化不大。这种舰型有利于增加内部空间,利于舰的内部总体布置,并可以大大减轻舰体的横摇和纵摇,增强舰艇在高速航行时的稳定性,从而使军舰具有更好的适航性、稳定性和机动性。舰上全封闭式上层建筑以一体化设计集中在舰体中部,占舰体长度1/2以上。"爱宕"级和"金刚"级的舰桥较"阿利.伯克"级多了1层指挥甲板,因此更加高大,SPY-1D多功能相控阵雷达4个阵面的布置也提高1层,有利于扩大SPY-1D雷达的视界。"爱宕"级在上层建筑尾部设立了1座直升机库,而"金刚"级仅仅配备了1个飞行平台和燃料设施。MK-41垂直发射系统较"金刚"级增加了6个发射单元,布局也由"金刚"级的前29单元(舰桥前甲板)后(甲板)61单元变为前64单元后32单元(直升机库顶部)。为了增强防护和生存力,舰身和上层建筑全部采用钢制结构,重要系统均经过抗冲击加固,特别是暴露在主舰体之外的战斗部位,都使用了高碳镍铬钼钢,具有很强的抗冲击性。全舰装设了"三防"(防护核、生物和化学武器)用的过滤通风系统,在遭到核生化武器袭击的情况下,舰内增压系统启动,使舱内气压高于外界并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清洗区域亦与舰内过滤通风系统完全隔离,此外在甲板上也装有大功率的洒水装置。
"爱宕"级在设计上较"金刚"级更加重视隐身性能,舰体上层建筑外形上采用了新的流线形隐身设计,显得更加整洁。与"金刚’级一样,"爱宕"级水线以上舰体外飘,上层建筑为倒V字形,外壁采用了倾斜面设计(倾斜度在7°-10°之间),边角采用了圆弧过渡,这样可避免舰体表面形成垂直面,使敌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强度大为减弱,从而达到隐身目的。"爱宕"级将"金刚"级上较笨重的传统垂直桁架桅杆改为迎风阻力小、质量轻、雷达反射截面积小的新型后倾式棱柱型桅杆,2座烟囱外型也由钝顶金字塔形改为有利于隐身的多面体形,外形也更加低矮,直升机库也采用了有利于隐身的平面组合结构,并且换装了外形隐身的MK-45Mod4主炮,以尽量减少雷达反射截面。此外,"爱宕"级还采用了大量新型隐身涂料以进一步降低被雷达发现的距离。在红外隐身方面,"爱宕"级通过在烟囱、暖通、动力舱等发热部位覆盖屏蔽和绝缘材料来实现隔热,减少向外辐射的热量。在红外特征最强的烟囱排气口安装了空气冷却和海水降温装置,烟囱内部安装有喷水降温系统,从而将红外特征降到最低程度。在声隐身方面,采用了大量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在主要机械设备上采用了减震浮筏技术,螺旋桨的噪声也大幅降低。但"爱宕"级的隐身设计也不是很彻底,如烟囱两侧布置的救生、工作艇都暴露在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隐身性。
动力系统采用了与"金刚"级相同的COGAG,主机为4台LM2500型燃气轮机,单机功率25000马力,持续总功率102000马力,双轴双桨推进。4台发动机分成2个机组布置在2个机舱内,每个机组并联2台LM2500燃气轮机来分别驱动左舷轴和右舷轴,巡航时每个机组各开动1台发动机,高速航行时则4台并联齐驱。为了降低动力系统的噪声以利于反潜作业,"爱宕"级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将LM2500燃气轮机安装在双层隔振弹性基座上;主机舱采取了隔音防振措施:采用5叶大侧斜可调螺距螺旋桨,并在螺旋桨上采用了气幕降噪技术(避免空泡噪声)。
此外,舰上还装有3台发电机组和1个应急电站,主机、电站的监控和全舰的损管系统全部采取了集中管理,由中央计算机集中控制,具备了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爱宕"级与日本近期建造的其他水面战舰一样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不但能够大幅减少建造成本,提高建造速度,而且有利于后勤保障以及以后的现代化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