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大学员拉练行军 老乡凌晨起床热心做早餐
仰望一块牌匾
我们都是红军传人
红与蓝。
红安红——深秋正在给这片红土地的漫山层林染上红色。
海军蓝——山间、田头、河边、密林里、老乡家,处处涌动着海军迷彩的身影。
此时此刻,蓝色与红色相遇,蓝色在红色上奔流,一点点融入红色——2013年10月15日至10月25日,海工大25队学员背着背囊来到红安七里坪镇,白天拉练行军,晚上住在杨山村10户老乡家。
脚起脚落,尘腾尘降。
脚板与青草摩擦的清甜气息,混合着清晨的炊烟和新鲜的牛粪气息,不断扑入鼻腔。行进在队伍里的学员们大口呼吸着山野里的空气,仿佛已与这片土地的气息融为一体。
同呼吸,共命运——正是当年红军与这片土地的全部信仰与故事。
在老乡张晓莲大娘家,大门上一块印有“光荣烈属”4个红字的金色牌匾,久久吸引着谭智尹的目光。上世纪30年代,张大娘爱人的爷爷投身红军,壮烈牺牲。
这块金色牌匾的背后是这样一幅画面:铜锣军旗、袖章标语、土炮铁铳、刀枪剑戟、密林高山、悬崖山洞、前仆后继、战火硝烟……
这块金色牌匾的背后是这样一组群像:就义北门、全家殉难的秦绍勤,受尽酷刑、喷洒热血的张南一,保护红军、勇跳悬崖的晏春山……
一支军队与一方百姓就这样用他们的血肉写就了他们之间的生死盟约。资料显示,从1927年到1949年的革命斗争中,红安先后有14万英雄儿女献出生命,后来查到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2552名。
今天,这些烈士们可以笑慰了——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崭新的变化。学员们行进在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二层三层小楼雨后春笋般矗立。
河滩对岸,一栋漂亮的四层别墅正在装修。户主是一对养羊的夫妇,女主人老远地招呼学员们说:“今年赶不上了,等明年我们全装修好了,一定要住到我们家里来!”
村头门口,孩子们好奇地注视着这支“海军蓝”的队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成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就像当年,一家一家走出来的年轻人汇聚成我们的红军队伍;
就像现在,身穿“海军蓝”的年轻人到这里追寻红军的脚步。
品味一粥一饭
处处是家的味道
公鸡的打鸣声一点点撕扯着山村的寂静,浓黑的夜色如水一般清凉。
杨山村的一户农院内,炉火映着朱先梅大娘的脸。她正奋力地甩动胳膊,用筷子搅动一大盆面浆。切得细碎的韭菜和葱花陆续被撒进去,调制的面浆越来越稠……
朱大娘为学员们做的早餐是本地人过年时才做的炸条。“炸条配粥才好吃。”朱大娘指着炉子上的一大锅米粥说:“早就在上面熬着了,熬的时间长,粥才有味道。”
此刻是10月23日凌晨3点30分。楼上的学员仍鼾声一片,一种慈爱和温暖从朱大娘稳而沉的脚步以及快速搅动的手中弥漫开来,包裹着这群年轻人的梦乡。
隔壁的王秋菊大娘此刻正在厨房里炒菜。这个把儿子的新婚用房腾出来的老人,每一顿早饭都当做午饭来做,顿顿9个菜,被学员誉为“最结实的早餐”。大娘说:“一年到头,家里也就两次热闹。一次是全家团圆过年,一次是这一次,解放军住家。”
没有现代化的橱柜,没有品种齐全的调料,老乡们在低矮的灶台烹制出的美味菜肴,让这些年轻人吃出了家的味道——
谭智尹忘不了张大娘做的豆沙馅、猪肉馅、粉条馅、青菜馅、白糖馅5种包子;曹豫忘不了发烧时,朱大娘专门为他做的热腾腾的面条和荷包蛋;黄志强忘不了王大娘用今年刚收的黄豆专门为他做的炸豆腐……
百家饭,千种味;千般爱,万缕情。李鹏蕾感受最深的是周保菊大娘挂在嘴边的3个字:“不要紧”——
每次,李鹏蕾他们拉大娘一块儿吃饭,她总是笑着说:“你们吃,不要紧。”学员们要帮她烧火做饭、扫院劈柴,她总是说:“你们拉练辛苦,这些活我做惯了,不要紧。”晚上洗澡,大娘总是让学员先用太阳能热水器里的热水,自己和家人烧水用,见学员内疚,她总是说:“不要紧,我们经常烧水用。”
李鹏蕾知道,周大娘最要紧的是什么。每天,周大娘总能变戏法地做出满满当当、花色齐全的一桌子菜——“要紧的是你们的身体,你们个个身强体壮了,才有力气当兵!”
张晓莲、朱先梅、王秋菊、周保菊……这些天底下最为普通的名字、最为朴实的母亲,连同她们温暖的关爱,就这样沁入学员们的心田。
掂量手中津贴
人民养育了我们
那只攥着斧头的手,粗大,有力。木头被这双手和斧头不断拆分成一堆细细的柴条。
夕阳的余晖沐浴着村庄,金秋的乡村一片收获味道。潘大叔边劈柴边和学员们唠着家常。尽管乡音浓重,学员们还是听出个大概——
大叔家的二层小楼是前两年盖好的,一部分动用了家里多年的积蓄,一部分是儿女们在外面打工挣来的钱。每年地里收些花生、红薯、玉米、黄豆、棉花,山上收些栗子,都是自家吃用,卖不了多少钱。
一家人,几双手,辛苦劳作,才支撑起这个家。
思绪越过这个农家小院,李多录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上穿的这身军装、上学的学费、每天的伙食、每月发的津贴里,也许就有潘大叔一家人的汗水。
入学后第一次发津贴,李多录记得当时“楼层差点炸了”。喜悦难耐的他把6张100元钱一字摆开,专门照了张相。“终于不用再花父母的钱了,这是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这样的话,在25队学员中间不在少数。
津贴,真的是自己挣来的“第一桶金”吗?今天,面对老乡们一双双劳动的手、一顿顿美味可口的饭菜、一间间收拾一新的房间,学员们开始第一次以全新的角度掂量手里的津贴:
义务兵不是雇佣兵,当兵不是来挣钱的,津贴是国家和人民给自己的待遇——从入伍那天起,养育自己的不再是父母,而是千千万万个如大叔大娘般的家庭。
6张百元津贴,就这样将学员的思绪引向感恩的源头!
老乡是谁?人民是谁?我是谁?学员们把初步的感知融入点滴的行动——
10月19日,拉练第四天,助民劳动日。他们握起老乡的镰刀上山砍柴。来到长满杂草、藤蔓和荆棘的半山腰上,他们把镰刀诚恳而笨拙地砍向枯枝,一令一动地体会着劳动的滋味,也感知着这个组成党旗图案的最普通农具的温度。
“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对得起人民子弟兵前面的‘人民’二字!”在“红土地上立誓言”演讲比赛现场,杨步野慷慨激昂的演讲迎来一片共鸣的掌声。
尽管这口号般的声音还显稚嫩,但信仰种子的生根发芽,不正是在这种“喊”的过程中一步步确立的吗?这是种子找到土壤的感觉——品味老乡深情,他们开始在信仰的白纸上书写序章!
离别的日子到了。吃完在老乡家的最后一顿早饭,队伍开始集合。王花荣大娘放下正在收拾的碗筷,走出门静静地看着队伍。在最后时刻,王斌冲出队列紧紧拥抱着大娘——
昨晚,他们用自己的津贴买来米、面、油、牛奶、水果等物品,悄悄塞在桌子底下。他们知道,比起大娘为自己做的,这些远远不够。但他记住了大娘在饭桌上对他们说的话:“你们是亲人解放军……我祝你们早日成为国家人才。”
浓浓的方言,让学员们明白:当好一名军人,才是对老乡最大的回报。
这是他们与老乡的约定,也是他们在这片红土地上许下的诺言。(记者 王通化 通讯员 熊峰 李霏)
专家视点
我们在追寻什么
■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
因为有了长达28年的精神之旅,也便有了这一期军校学子的追寻写真。
说开去,不仅仅这所军校的学子在追寻,整个人民军队乃至中国共产党都在追寻。今年上半年,笔者参加国防大学的寻根之旅,走上井冈山,走到兴国。在那里,可以看到一队队身着红军服装的全国各地的寻访者。
进入井冈山的人们,只要你带着发现的眼睛和感悟的灵魂,注定为那一代革命者的牺牲精神所感动,进而引发思考。思考让我们深刻,思考也难免让我们疑惑。在井冈山小井烈士墓前,你会看到面色凝重、泪盈眼眶的人们。然而,不一会儿人们便笑逐颜开,回到生活更复归平常……
既然如此,我们的寻根之旅还有意义吗?有意义!尽管我们不可能因一次教育就改变人生、一次感动就走向神圣,但感动却让我们受到洗礼和净化。
我们为什么不约而同选择红色之旅?因为没有其他路径。人有三种选择: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只求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作为一个关键时刻注定要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献出生命的武装集团,我军的情感底色就是服务人民,这就是“人民子弟兵”这个称号沉甸甸的内涵。
我们从哪里走来?我们向何方走去?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军人信仰的基石。尽管世易时移,但主动探寻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
因为信仰的特点是入者不疑,疑者不入,只有自己主动追寻才有可能确立下来。当走在红军路上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不思考那代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进而矫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追寻着当年红军的足迹,我们内心一遍遍追问:为什么平均年龄不到25岁、每百人不到80支枪的弱小红军能够赢得长征的胜利?为什么抬着光洋、烟土上战场的国民党军阀军队,面对人民军队一败涂地?
答案是:人民——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世界上再没有其他利益能够比人民利益更能让这支军队舍生忘死、浴血奋战。
今天,我军已经走过80多年的历史,以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从来没有变。人民,是我军永远的坚强靠山;人民,是我军牺牲奉献的动力之源!
这,不仅为昨天的历史所证明,更昭示着今天和明天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