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创新基层民兵工作 武工办挂牌农村社区
导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绘就中国农村改革的壮丽蓝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大势所趋、顺时之策,是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抉择。农民告别庭院住进连片楼房,企业向农村社区周边聚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开始回流……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既给农村民兵工作赢得重大机遇,也带来更多挑战和考验。河南省新乡市因时而动,乘势而上,主动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形势需要,在新型农村社区设立武装工作办公室,搭建起兴武强兵的舞台。
今年从新型农村社区入伍的新兵达126名,应征率高出普通行政村32%;依托村办企业编建的10支民兵专业分队,训练考核优秀率达91.6%……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总结梳理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这一系列亮点,河南省新乡军分区党委“一班人”深切感受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推进民兵工作创新发展。近日,上级转发了新乡军分区落实农村民兵工作的经验做法。
不能没有“兵字招牌”
新乡市是全国农村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该市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小散村迁并、大村庄整合和经济结构调整,先后有1500多个行政村被352个新型农村社区取代,传统型的村组日趋减少。
去年5月,军分区司令员黄正合、政委丛培光在调研中发现:某农村示范社区门口挂的多个行政管理服务机构的牌子中,唯独没有“兵字招牌”;上报省里的新型农村社区组织管理规定中,民兵队伍被视为群团组织,定位偏低。
机制空白的背后,却是涌动的浪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吸引大量劳动力回流,同时社区周边也聚拢了一批高新企业,有些社区还毗邻高速公路、高铁等重要通道……不能眼看着国防动员潜力白白流失。
新型社区多村合一,行政级别比原先的村大,比乡镇小。武装工作机构的牌子怎么挂?是建民兵营还是建民兵连?在基层行政机构精简、人员流动性大等客观因素影响下,以往行政村的营连仅担负民兵工作就已力不从心,如果全面赋予武装工作任务,农村社区民兵营连能扛得住吗?
面对挑战和机遇,必须对农村传统民兵工作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
打造武装工作“升级版”
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乡军地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专题调研。记者翻阅军分区常委会议记录本,发现有关新型农村社区武装工作的议题就出现了14处之多。
今年以来,一系列突破性的新举措,打造出农村民兵工作的“升级版”。
设立武装工作办公室。他们以4个县级人武部为试点单位,参照乡镇武装部工作模式和地方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门在社区设立办(点、站)的做法,设置武装工作办公室,担负民兵、征兵和国防动员等5项工作职能。
纳入行政管理体系。在试点中,明确“武工办”与社区党总支委员会、社区服务管理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委员会、社区居民事务监督委员会,同为社区行政机构,确保行政地位。“武工办”主任、民兵连政治指导员,明确由有党委成员身份的基层干部担任,也可由社区管委会主任或党总支书记兼任。
升级普通民兵连建设标准。他们在兵员、装备、设施充足的地域,建起10多支专业技术分队;在交通要道附近、产业集聚区周边、防火防汛应急任务重的20个社区,重点建设普通民兵营连,赋予各类急难险重任务。
用新机制激活“运行链”
在农村社区“武工办”的积极作为下,居民区有了国防教育橱窗,文化大院有了“武装戏”,农家书屋有了“国防角”。
东屯、关堤等社区依托农民创业园、小微企业群、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建立民兵交通保障连、防汛消防排和社区治安巡逻分队,对外担负各类应急任务,对内承担社区公益事务。在专兼职主任的带领下,耿庄、四和等社区,还高标准建起集办公、学习、娱乐于一体的“青年民兵之家”。
试点纷纷成亮点。在今年初新乡市召开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上,新乡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李庆贵明确提出:“承担全国的试点任务,新乡要对城乡一体化制度机制建设作贡献,绝不能少了武装工作这一环。”
今年6月,新乡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联合出台《关于做好新型农村社区民兵工作的意见》。短短数月,就激活农村武装工作整条“运行链”。
创新工作方法。针对新型社区社会经济元素丰富、民兵较为分散、管理关系多样的实际,他们探索出社区属地管、网络集群管、行业分类管等方法;针对民兵训练时间难集中、内容难落实等问题,他们利用社区体育健身房、学校运动场等资源,建起能满足一般性训练要求的训练场,组织民兵教练员上门送教。
升级理念标准。改变以往行政村民兵连长粗放式工作模式,对年度大项工作,制定社区各部门分工配合表;对经常性任务,列出工作落实流程图;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制定考评细则。
实现保障有力。他们将民兵营连部、“青年民兵之家”和装备器材库室建设纳入新型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整体规划;武装工作办公室开支、民兵活动经费、民兵干部工资津贴和民兵误工费全部列入行政预算;将农村社区民兵干部的选拔培养,列入专武干部和地方干部培训计划……
乘势而上,新乡农村民兵工作正在抢占创新发展的先机。(菅建敏 谷巍峰 特约记者 魏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