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舰船集结“东海中间线” 敏感度堪比钓岛(图)
【环球时报赴日本特派记者 邱永峥】东经125度30分,一个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熟悉的海事概念。然而在东海对岸的日本,它却是不少人心中日中“平分东海”的重要分界线。对于日本单方面提出的所谓“中间线”主张,中方从未承认。而北京在这条经线附近的任何动作似乎都能加剧东京的紧张感,一如中方刚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安倍和他的重要阁员们便轮番指责。对于所谓的“东海中间线”,东京究竟有多紧张?《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分别在直面东海的中国浙江与日本采访,切实感受到日本对“东海中间线”的敏感。
日本舰船向“敏感线”集结
“从11月25日起,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电子侦察机、海上保安厅的大型巡逻船和没有多少作业渔具的"冲绳渔船"集结在东经125度30分以东的空域和海面”,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不出意料的话,在辽宁舰航母编队离港的今天(辽宁舰26日从青岛某军港起航,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军事训练活动—编者注),还会有更多不速之客拥入东经125度30分的海空域内,甚至还有水下的"神秘来客"。”
浙江台州市石塘镇几个渔村的渔民感受更直接。一名刘姓船长告诉记者:“我们以前就有这种感觉,只要向东越过东经125度30分,日本的舰船和巡逻机就很快过来。这两天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好像24小时盯着那里一样。”
3年前,《环球时报》记者曾到过所谓的“东海中间线”,时任台州渔政支队副支队长吴军杰向记者介绍说:“只要中国海军到冲绳那边的公海演习,日本就非常紧张。要是中国也那么敏感,那日本自卫队的军舰、军机天天在争议海域这么行动,中国岂不是每天都可以有话说?”中国渔船船长林应宝说:“我们的渔船一到那个位置,日本的飞机几分钟就飞来了,肯定是有很高级的卫星在监视这片海域,日本真是舍得在这方面下本。”
根据中日渔业协定,两国渔民在暂定措施水域作业,中国渔船中国管,日本渔船日本管,同时彼此互相通报对方渔船违规的情况。日本方面向中国渔政提供中国渔船涉嫌违规的资料通常极其详细,其中有不少飞机乃至卫星拍摄的照片,还有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捕捞的种类和渔获量、所在位置的经纬度等非常详细的内容,其中多数是在日本着力强化管理的所谓“中间线”以东海域。
“从这两天日本航空自卫队、海上自卫队、海保厅的活动情况分析,如果辽宁舰航母编队接近或者穿越所谓"东海中间线"海域,不排除日本方面进行舰艇抵近跟踪、飞机低空干扰挑衅行动。此外,这两天日本飞机监视和搜集情报的活动范围也在扩大,由春晓油气田、钓鱼岛附近海域扩展到南起先岛群岛、北至长江口以东一线”,消息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中间线”背后的日本心结
《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采访时发现,日本政要和学者几乎没有不对“东海中间线”表现出敏感的。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首席研究员川中敬一对记者坦言,“东海中间线”是日本政府和民间研究机构“十分敏感”的神经,“日本外务省的主页上一直挂着"东海中间线"的主张依据。”这名资深研究员表示:“因为太敏感,我的话不代表日本政府和研究机构。”日本神奈川县自民党议员铃木馨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选择对“东海中间线”避而不谈,但他特别表示:“日本是一个岛国,我们四周环绕着海洋,我们是靠着海洋才感觉到安全。”
中日在东海海域划界上的分歧集中在大陆架划界主张上(如图)。根据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领土向外延伸200海里之内,属于所有国家的排他性经济区(经济专属海域)。中国主张根据公约,按照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来划,即以冲绳海槽为界为两国专属经济区分界。日本则主张用“中间线”划界。中方并不认同日方的说法。中间线或等距离线仅是1958年《大陆架公约》第6条第1款确立的一项协定法划界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和第83条没有提到中间线。而且,中间线原则不具有习惯法的地位。
“由于双方的根本分歧,中日两国的局长级会谈一直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川中敬一表示,“事实上,局长级会谈就是两国政府的正式见解,双方局长都难改变事先准备的内容,所以这一问题也就搁置下了。”对于日本坚持“东海中间线”的根本原因,川中敬一对记者坦承是因为“日本著名学者平松茂雄和其他日本海洋专家提出的"虹吸现象"。所谓“虹吸现象”指的是,如果中国在临近“东海中间线”区域开采油气,那么日本一侧的油气会流向中国一侧。这种理论有科学依据吗?“我不知道详情,但听说中方很讨厌他(平松茂雄)”,川中敬一说。
事实上,中日东海油气争端源于日本自2004年5 月起对中国“在紧贴中间线中国一侧”海域开发春晓油气田逐步升级的反应。由于分享中国在东海调查与试验开采油气田的资料和停止开发活动的无理要求被拒绝,日本遂采取了一系列扩大事态的对抗行动。当时日本媒体也大肆炒作,说中国在日本主张的中间线附近开采天然气,使东海突然成了日中对立的“紧张之海”。
除了海洋权利和经济利益外,日本坚持“东海中间线”还有军事战略方面的考虑。中国海军人士坦言:“日本有封锁我军潜艇出航的军事需要。东海海底大陆架水浅且平缓,在冲绳海槽以西部分只有200-300米深,其"中间线"以西部分更是只有100米左右,十分不利于潜艇活动。因担心潜航时撞到船舶或海底,潜艇在这一区域只能沿几条海沟活动,因此日本驱逐舰能较为容易地侦察潜艇出航信息,为第一岛链封锁线提供早期预警。而且,随着中国海军东海舰队实力增强,水面舰艇和航空兵部队可以为潜艇出航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援和掩护,使其在不受威胁的情况下进入水深超过3000米的冲绳海槽,避开敌人的追踪。这是日本人的心结所在。”
美国身影总在东海隐现
日本对中国设防空识别区的反应和对所谓“东海中间线”的坚持与今年年初日本方面炒作中国海军“火控雷达照射”是一样道理。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政府再三制造事端的如意算盘有两个:一是博取美国人的同情,拖美国人下水,以便“扯虎皮做大旗”;二是为日本下一步修改宪法,扩充军队,解禁“集体自卫权”制造战略借口,促使美国对日本在政治和军事上实施“松绑”。
事实上,在中日“东海中间线”、钓鱼岛和防空识别区等问题上的争执,背后总隐现美国的身影。日本拓殖大学政经学教授朱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 “一直压着日本”,既给它制定和平宪法,又在它那里驻军,如果日本要体现独立的话,就要突破上述限制。日本不敢动美国,不可能在外交上摆脱美国的控制,所以只能在外交上表示至少不受中国控制。以前在外交上只要中国强硬,日本往往会退步,给老百姓一个感觉,好像对中国强硬不起来。而现在,“我就要反着来,跟中国对着干,以此体现我的独立、自主”。
朱炎教授说:“美国认为日本是它的盟友,可又不完全放心。它对日本说:你是我的朋友,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对中国呢,美国又强调它对日本不放心,所以让中日两国都觉得美国跟自己亲近。现在虽然是单极,美国的力量受到很大约束,需要日本帮它分担一些责任。也就是说,美国希望日本在它打仗时做一些后方支援,它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需要一个抑制中国发展的国家,于是就全力推日本对抗中国。”
一直从事促进日中关系改善工作的东京知名人士佐佐木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日争端其实是“美国有意制造的”:“美国不希望日本和中国走得太接近。如果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前几年中国渔船到钓鱼岛海域没什么问题,可美国官员却给日本亲美的国土资源省的人打电话,于是日本变得积极起来,驱赶中国渔民。”
连番事态已经引起日本一些人士对中日会否在所谓“东海中间线”擦枪走火的担忧。川中敬一向记者表示:“就算中日之间的政治和舆论战升温,但大局绝对不能恶化,不测事件一定不能发生。”这名资深学者说,“邻邦之间严重摩擦与对立会发生,但必须相互合作与发展。”他特别强调:“邻居的不和会被有野心的人钻空子。”
与日本政府关系密切的川中敬一透露,为防止意外发生,日本海保厅很愿意与中国新成立的海警“积极交往”。川中敬一甚至对“东海中间线”问题的解决抱乐观态度:“10至15年可以解决”。川中敬一认为,中日应进一步了解双方的分歧,认识到对方的价值,将正式和私下的渠道全部开通,建立共同机构并积极交往,进而影响双方更高层级官员的决策与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