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妙计救孙中山脱险 湘江歼灭红军五万(4)
湖南,似乎是薛岳打仗无往不利之地,从赣南一路穷追猛打。一九三四年十一月间,薛岳任北路剿匪军第六路军总指挥,副指挥吴奇伟(吴为国民党军陆军中将,广东梅州大埔县人,历任军长、长江上游江防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等要职一九四九年五月起义投奔中共。)。第六路军排出来的战斗序列是,第七纵队由吴奇伟兼任副总指挥,辖第五十九师、第九十师、第九十二师、第九十三师,一共四个师。第一支队辖第四旅、第七十五旅,一共两个旅,外加税警团的一个迫击炮营。
真所谓「红军一路跑,薛岳一路追」。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底,是红军最难挨的一个月份,红军最刻骨难忘的地方,就在湘桂黔边区的穷乡僻壤。红五师在界首渡口苦战两日,伤亡过半,师参谋长,两名团长,一名团政委,相继阵亡,另有两位团长和一位政委受重伤,红八军团的一个建制师,从渡河点以东四十四里地的附近,被薛岳的部队连追带打,哀鸿遍野,最后被全歼在湘江之畔。红军主力虽然侥幸抢先西渡湘江,逃过一劫,但是,据非正式统计,光是在湘江地区,被消灭的红军高达五万之众。薛岳也因而成为红军长征路上最为头疼的敌将。
关于湘江之捷,薛岳在他的作战日记中写下:「匪之伪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等军团之主力,经我军在良田、宜章附近击破后,继续西窜,其先头计已到达宁远蓝山之线。」
所谓湘江之战,薛岳固然痛歼红军五万余,但是,红军的主力部队已经越过湘江,保留了有生力量。所以,薛岳才会在口述历史中痛惜,如果有湘桂军早一点在湘江西岸的有利地带,配置打击部队,乘红军将渡未渡之际,予以迎头痛击,红军主力将在湘江西岸全部就歼。
千金难买早知道,历史从无「如果」二字。湘江之战,是国民党军在追击红军长征的过程中,赢得的第一场重大胜利,也是发生的第一场重大失误,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真是丝毫不爽。
一名国民党军空军飞行员,在完成低空侦察任务后回报,国民党军刘建绪(第一路军追剿司令)的部队,竟然在阳光下架枪睡大头觉。被指摘抗拒蒋介石堵截红军命令的白崇禧,也指摘刘建绪不努力合作,但是,红军的战史中,则记载,桂军刻意后撤兴安,并且拆毁湘江两边的碉堡,让出广西的东北角,让红军通过。
湘江之役,薛岳得一「小胜」,因湘桂地方军头消极抵制老蒋命令,道不同不相与为谋,致未能扩大战果,这犹然是战术层次的失误,然而,蒋介石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底犯下的战略层次错误,才是日后国共逐鹿中原失去先机的关键。
薛岳的作战日记大致写道,一九三五年秋,中共内部意见不一致,所以分成几路溃散,一路由毛泽东率领,所部三、四千人,经草地甘肃而入陕北,希望能在那里与徐向前部队会合。另外一路由朱德、徐向前领军,朱德带了三、四千人。徐向前带的人马最多,有七、八万人。薛岳说徐向前率领的红军,「复由草地回窜,重扰巴西,十月中旬,朱徐股匪乘防军疏懈,突围南犯。」徐向前所部接连攻下丹巴、懋功、宝兴、金汤、天芦、荣经,进而攻打名山、邛崃,又围雅安、汉源,直趋富林。
据薛岳作战日记的说法,徐向前红军部队南攻,「匪焰燎原,势如破竹」,导致「西川千里,鼎沸糜烂,蜀都要区,危如累卵」。
这时,蒋介石犯了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他见四川局势危急,心急如焚,蒋介石不叫最精锐的薛岳部队直捣黄龙,攻击甫进入陕北的毛泽东中央核心,反而叫薛岳的王牌军从陕西回头去抢救四川(薛岳作战日记上写「本路军奉移师驰剿之命」)。薛岳当时的的北路第六路军辖下,有两个纵队(吴奇伟兼带的第七纵队辖五个师,与周浑元带领的第八纵队辖四个师),一个迫击炮营。在蒋介石的瞎指挥下,七纵和八纵,全被从陕西调到四川,两路纵队全部朝成都进发。蒋介石这一大失误,失去了解决陕北中共核心的戎机,也为他失去江山,种下远因。
薛岳在公祭剿共死难官兵时,总结剿共战果,并初估红军的伤亡战损数字,薛岳在祭奠仪式上声称:「朱毛自江西突围西窜,统率残余,号称十万之众,经湘赣粤桂黔川康等地区,…。本路军奉命追剿,转战九省,计在追剿期中,土匪伤亡俘逃约七八万人,窜至川西后,残部仅万余人耳。」
薛岳又说,他为了追击朱徐两军,所率领的第六路军在四川荥经、天芦等地,追到红军主力,几次遭遇战之中,「计俘匪约两千名,缴获步枪一千六百余枝,轻重机关枪六十余挺,匪之团营连旗二十余面,马三十余匹,匪伤亡约四千人,我军负伤官长七十余员,士兵一千四百余名,阵亡官长四十余员,士兵六百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