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战场成现代战争新空间 电台干扰曾致靶机坠落(2)
这支部队预备役人员70%是技术干部,50%具有高级职称。他们为“白领”注入军人的血性——
特殊的人才 特殊的历练
“你看我像不像军人?”刚穿上军装被授予预备役上尉军衔的唱亮,兴奋地问同事。
“像……好像还缺少点什么。”
缺点什么?斯文的唱亮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当他第一次从舒适的办公室走进硝烟弥漫的战场时,过度紧张使技术优势没能充分发挥。
“我们这支部队,军事指挥是‘兵’强‘民’弱,专业素质是‘民’强‘兵’弱。”中心政委徐堃介绍说,部队编入的预备役人员都是国家电磁频谱管理领域里的专家和骨干,不缺知识和技术,不足的是缺少军人的历练和血性。
记者在演练现场获悉,这支部队的预备役人员没有兵,全是官,官上战场全是使用“电子武器”的战斗员。为把这支特殊的人才方阵练成能打仗打胜仗的国防新锐,他们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式。
把“软肋”练成“硬骨”,使“短板”变长。他们依托有关军事院校年年举办军事集训班,与现役部队挂钩联训,预任领导从参谋业务学起,工程师从当战士练起,培养基本军事素质。同样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陆恭超加入预备役后深有感触:“搞无线电管理我是行家,上战场我是新兵。”他带头走进军事集训队,从早上出操到野外演练,天天是“两眼一睁练到熄灯”,从不搞特殊。11名工程师组成战士班,学射击、练体能、跑战术,摸爬滚打一丝不苟。他们说:“补上军人这一课,上战场心里才有底!”
从一次次磨练摔打入手,一点一滴注入军人的血性。2012年初夏,浙江某预备役频管大队奉命赴山区执行军用通信卫星干扰查处任务。16名预备役人员带着设备奔波在几百平方公里的可疑区域。“山再高也要攀,路再险也要走。”指挥员铁心摔打队伍。每人每天背着30多公斤的设备爬高山、穿密林,连续作业12小时以上,吃住在山上。完成任务后,大家挑破脚上磨出的一个个血泡,意志更加坚定。他们与预编单位协调,每年优先安排预备役军官赴基层和边远地区锻炼。2013年7月,工作在北京的预备役上尉李恒志赴西藏无线电管理局代职。这里的无线电台站大多分布在偏远的高原山区,李恒志一个站一个站地跑,把国防要求落实到每个台站。李恒志增长了才干,掌握的大量高原地区无线电台站数据成为部队的宝贵财富。
良好的军人素质,不是一两次集训就能突击出来的。他们利用预编单位是“国家队”,把部队党组织活动纳入国家直属机关党委范围,将预编单位集体教育融入部队日常教育,互促互补;组织预备役军人分期分批走进南昌城、井冈山、延安,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悟军魂,坚定听党指挥的信念。创作预备役频管之歌、开办《国防新锐》小报、开通网站和手机短信,时时提醒预备役军人使命在肩;利用过军事日、纪念建军节等时机表彰先进典型,在门户网站设立“预备役军官建功军营光荣榜”专栏。下滴水穿石之功,把军人素质养成的触角延伸到工作和生活之中,使养成变自觉。
目前,这支部队预备役人员45%经过军事院校培训,80%参加过军事演练,50%在指挥员岗位上经过锻炼。懂军事与一流的专业素质融为一体,一大批专家型指挥员、“工程师兵”成为部队战斗力的主体。近年来,有40多人被各级评为优秀预备役军官和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这支部队主战装备是高精尖的电子设备,“武器”全部来自预编单位。他们探索民用装备进战场的路径——
特殊的装备 特殊的保障
初冬的燕山脚下,寒风瑟瑟。
“出发!”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分布于北京市的百余名无线电管理行业预备役军官、30多台预编监测车辆迅速向预定集结地域开进,接受人装点验。点验的主战装备不是枪炮,而是一台台高精尖电子设备,小到便携式手持测向机,大到卫星监测测向系统,各种“武器”全部来自预编的地方单位。
民用装备进战场,能确保召之即来吗?监管复杂电磁环境的装备能经受住复杂战场环境考验吗?成军之初,一个个问号深深地划在军地双方指挥员心中。
“某军用系统受不明信号干扰,命令你部立即查排干扰源。”中心第一政委、工信部无管局局长谢飞波亲自带领两个预编机动监测队,几分钟即判定干扰源方位。经过抵近排查,干扰源消除了,但由于作战地域路况差,一台监测车趴了窝;军地监测网系统没有互联互通,存储在预编装备中的监测数据不能直接传送到军队监测网络中,只能靠人工录入,效率低。
“平时能用,更要战场管用;单独好用,更要与现役部队装备成系统可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参信息化部的领导和专家深入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部队调研,针对演练中预征装备暴露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完善征用机制和措施,探索民用装备进战场的路径。
预征装备上“军用户口”。他们根据平时和战时需要,与各预编单位共同制定《装备物资征用实施细则》,分门别类将预征装备物资登记造册,建立数据库,上好“军用户口”,详细记录装备类型、数量、性能指标、平时主管部门和使用责任人等,有一本军地双方都清楚的“明细账”;每季度或结合遂行任务,对预征装备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平时是民用电子设备,战时是部队的武器”,使用人员增强了爱装管装意识,日常维护保养格外精心。据统计,预征的40多种装备完好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确保了召之即来。
把民转军装备的“口”接实。针对军地双方监测设备技术标准不统一、台站数据格式不一致等问题,他们专门立项,组织军地专家一起攻坚,通过研制、加装、改造、革新,打通一个个关节点,实现指挥平台衔接、电磁态势互联、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组织指挥效率。
预征装备技术性能优越,有些也“娇气”。野战环境下行不行?他们结合执行任务,把各种预征装备拉进大漠戈壁、草原山区,高温酷暑、冰天雪地,在各种复杂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机动检验,“娇气”的打造防护“壳”,零散的集成化,易暴露的穿上伪装衣,建设野战机动性强、功能集成度高的综合频谱管控车,满足遂行军事任务需要。他们还与有关研究所和设备生产厂家建立随队抢修的保障机制,确保装备使用万无一失。(范 波 周 强 本报记者 任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