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用加速度计组合设计师黄程友的“五载守候”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欧阳开宇 黄忠魁)当看着“嫦娥三号”每一步飞行都平稳准确地实现时,承担其上加速度计组合研制任务的黄程友感慨良多:“5年的努力,换来这么伟大的一刻,值了!”
身为该组合副主任设计师的黄程友,曾是解决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研制“三座大山”的关键人员之一,为神八到神十系列飞船顺利实现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又以“国内尚未见到公开报道”的设计理念,与团队成员共同研制出更高水准的加速度计组合,助力“嫦娥三号”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
从“神八”小子到“嫦娥”行家
黄程友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控制专业,同年考取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惯导系统标定方法研究、算法编排、电气设计和系统设计。
“毕业刚参加工作时,感觉什么都不会,心理上有很多负担,怕被别人觉得自己无知,更怕被别人笑话。那时候就特别努力,也喜欢钻研理论知识。”黄程友回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这样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的历练,让黄程友成长得很快,在“神八”任务中,他就承担了技术难度极大的标定方法设计。这项工作就好比给一杆新秤定准星,如果定的不准,将来这杆秤自然就称不准。接手任务后,他很快就发现了以往的标定方法不适合这款产品,于是,通过对各种误差项进行分析研究,他最终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标定方法,不仅成功达到了型号总体的精度要求,更填补了33所针对高精度、小量程加速度计组合标定方法的空缺,成功申报标定方法专利。基于“神八”研制的经验,黄程友很快成为“探月二期”项目研制队伍的核心,由参与“神八”时负责一个分项目的攻关,到成为“探月二期”用加速度计组合的系统设计,成为“嫦娥”用加速度计组合件的“行家”,他针对标定方法、热控设计、电磁兼容设计、抗恶劣力学环境设计等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带领加速度计组合研制团队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使产品性能达到了总体设计方的要求。
只顾“嫦娥”难顾家
黄程友工作8年了,有5年的时间都在陪着“嫦娥”。
“我开始参与‘嫦娥’用加速度计组合的研制是2008年,主要负责产品的方案设计、新的标定方法研究、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工作,进度很紧,而且,有很多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黄程友回忆说。
“研制历程特别不顺,系统设计有过五次大的变化,每次系统大改都相当于一次归零,要把很多东西推翻了重来,修改设计,再用试验验证,对我们来说,真是一次涅磐和蜕变。”黄程友在回忆加速度计组合件攻坚战时这样说道。
加速度计组合技术负责人邱宏波介绍,此次探月工程用加速度计组合件的测量精度相比神舟十号用的产品提升了两成,工作温度范围提高了一倍。
当航天五院评价33所的加速度计组合是这次探月的关键产品时,黄程友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高兴地手舞足蹈。据总体单位介绍,在“嫦娥三号”从环月轨道转入落月的这段距离,加速度计组合与“嫦娥三号”上安装的陀螺组成的惯性导航系统将发挥主导作用,将飞行器精准地引入到预定的下降高度,直至平稳的着陆到月球表面。
而这项成功是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团队成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于华男说:“2011年1月份,黄程友的女儿出生了,那时他整天加班,刚刚当上爸爸却根本没时间去享受初为人父的喜悦,每天忙于标定方法的攻关和各种环境状态的试验。”当问到女儿成长这三年来的最深的印象时,黄程友只记得,在最艰苦紧张的那段日子里,每天夜里回到家里时老婆孩子都睡着了,早上走的时候她娘俩还没有醒……
“虽然苦,但我当初选择了这条路,一点都不后悔。”8年的历炼,已经成长为副主任设计师的黄程友始终不曾懈怠,并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顽强地走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