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中国初期中共攻台准备 美曾声明“弃台”(3)
中苏结盟,加大对抗美国砝码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苏联有着不同寻常的亲近关系,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形成了独立自主的领导集体,但由于历史渊源和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原因,中共仍一直将苏联当作最可信赖的国际朋友。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实际上已经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而且革命胜利以后必须争取国际承认,新中国的重建也必须争取到国际援助,“联苏”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基于这样的考虑,毛泽东两次给斯大林去长信,阐述中国革命的形势,强调“中国革命战争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以坚定斯大林的信心。他还盼望与斯大林会面。此后斯大林决定派人到中国与中共会谈,毛泽东才取消了去莫斯科的计划。1949年初,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作为斯大林的全权代表,秘密来到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村,与毛泽东等人进行苏中两党高层会谈。面对“带着耳朵来倾听”的米高扬,毛泽东一口气谈了3天。其间,毛泽东第一次谈到台湾问题: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现在估计国民党的残余力量大概全要撤到那里去,以后同我们隔海相望,不相往来。那里还有一个美国问题,台湾实际上就在美帝国主义的保护下。这样,台湾问题比西藏问题更复杂,解决它更需要时间。”此次会谈,在有关中共所采取内外政策上基本取得一致意见,极大促进了中共“一边倒”战略的实行,同时在台湾问题上双方也有了初步的沟通和理解。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会议的正式报告中实际上最终确立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6月30日,为给刘少奇出访苏联制造有利氛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指出“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公开宣布了“一边倒”的方针。9月,在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一边倒”方针被定为国策。1950年2月,作为毛泽东访苏的最重大成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这就从法律意义上将中共“一边倒”方针和中苏同盟关系固定下来,加大了中国对抗美国的砝码。毛泽东对此高度评价说:“用条约把中苏两国友谊固定下来,建立同盟关系。……帝国主义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原先毛泽东担心美国颠覆新政权,后来更担心美国干涉中共解放台湾,自从请了苏联这个“帮手”加入,这种担心大大地得到缓解了。
1949年4月和11月,解放军的海军、空军先后成立,但要真正形成作战能力,还须得到苏联的支持与帮助。起初苏联顾虑美国干涉,犹豫不决。后在美国发表“弃台”声明以及中苏结盟后,斯大林终于就中共“在适当时机解放台湾进行必要的准备”表示明确支持,并同意将苏联给中国的3亿美元贷款,一半用于购买进攻台湾最需要的海军装备。与苏联结盟以及苏联提供援助,加快了中共准备攻台的进程。于是,攻台的准备工作便作为中共军事工作的首要任务,在1950年紧锣密鼓地持续进行。苏联人也加紧协助中国军队进行各种装备的和技术的改进工作,中共的空军和海军开始初具雏形,攻台条件逐渐具备,攻台时机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