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反导系统处于初级阶段 无导弹预警系统
俄罗斯《国防》杂志2013年第11期发表了俄罗斯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季米尔 瓦列里耶维奇 叶夫谢耶夫的文章。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反导防御武器和末段与中段导弹拦截能力的发展现状,特别指出,由于没有建成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中国的反导防御系统只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文章编译如下:
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无疑,这次核试验所带来的后果将是长期的。很可能,美国将大幅度加快在亚太地区建设反导防御阵地的步伐。这首先涉及以下弧形地带:澳大利亚、菲律宾、韩国、日本和阿拉斯加,以及美国在加里福尼亚和夏威夷群岛的设施。这要求北京显著增加洲际弹道导弹数量,为其装备分导式分弹头和突防系统。
美国与日本和韩国的军事政治关系正在得到巩固,韩国同时将在“罗老-1”运载火箭第二级的基础上研制射程不小于8千公里、弹头重量量为1吨的机动型单级弹道导弹。这将不会违反莫斯科和首尔在航天领域签订的协议,因为“罗老-1”号运载的第二级完全是由韩国专家研制的。中国毗邻北朝鲜的一些省份在该导弹的射程之内。做为对此的回应,中国有可能建立相应的反导防御阵地。
如果日本和韩国相继做出研制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弹道导弹——的决定,形势可能会严重恶化。加上印度正在研制射程为8000-12000公里的“苏里亚”洲际弹道导弹,这可能将促使中国建设自己的国家反导防御系统。
末段反导防御
在2012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届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展上,中国展示了其研制的“红旗-9A”(出口代号FD-20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用于全昼夜、全天候拦截任何高度(3万米以下)的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此外,“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能够拦截高度2万米以下的近程弹道导弹。该系统的导弹装备重180公斤的杀伤-爆破战斗部,在距目标35米时无线电引信下达爆破指令。
“红旗-9”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的国防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在此方向上的研发工作是从1980年代开始的,1993年在从俄罗斯购进S-300PMU-1防空导弹系统后显著加速。显然,中国专家后来在“红旗-9”的研发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俄制防空导弹系统的技术方案和设计特点。
1990年代末,“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列装中国人民解放军。但是利用来自美国“爱国者”和俄罗斯S-300PMU-2防空导弹系统的信息,中国专家继续积极进行了完善该系统的工作。2003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16个营的S-300PMU-2 防空导弹系统也促进了这项工作。这同时完成了两项任务:为最重要的目标提供对空防御,仿制俄罗斯新型防空导弹系统的有关部分。结果研制出了“红旗-9”的改进型——“红旗-9A”。得益于电子设备和软件的完善,该系统具有更高的作战效能,不仅能够完成防空任务,还能够胜任反导防御任务。
“红旗-9A”导弹的主动雷达自导头的研制很可能已经完成。基于广泛使用复合材料和采用新型药柱,正在对导弹进一步完善。与制式防空导弹不同,FT-2000防空导弹系统的导弹尺寸更小,采用被动雷达自导头。
该型防空导弹系统的组成包括HT-233多功能机动照射和引导雷达。其天线装置是数控射束状态的定相天线阵列。X波段雷达的扫描范围为:方位角360度,高低角65度。对空中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为120公里,跟踪距离为90公里。能确保同时探测超过100个目标,截获和跟踪超过50个目标。
此外,有低飞目标探测雷达,用于在复杂干扰条件下探测和测量低空目标坐标,包括小反射面的巡航导弹。该机动雷达在L波段工作。
应该指出,“红旗-9(A)”防空导弹系统的控制系统与S-300P防空导弹系统的控制系统兼容,从而可以任意组合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指出,用该系统可以确保保卫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省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最重要的目标。正在建设具有部分拦截弹道目标能力的地区性防空系统。
以“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为原型,中国专家研制了其海基型——“海红旗-9”,后者装备052C型导弹驱逐舰。第一艘该型舰于2003年列装中国海军。还有4艘处于不同的建造阶段。上述战舰各部署有8个能发射6枚“海红旗-9”防空导弹的垂直发射装置模块。
“海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是中国对俄制S-300“礁石”(也被称作“堡垒”,以S-300PMU-1为原型研制)。尽管俄罗斯和中国的系统十分相似,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其中包括,中国的发射装置使用非活动容器,每个容器都有自己的盖子。
因此中国可以独立生产战术技术性能与俄制S-300-PMU-1相似的陆基和海基防空系统,从而能够保卫规模较小的最重要的目标免受弹道目标打击(末段拦截)。同时还研制了能够拦截中段弹道目标的其他反导防御系统。这将使中国在未来能够建立梯次配置的反导防御阵地,届时保卫的就不是单独的目标了,而是国土最重要的地区。
中段反导防御
201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用KT-2(西方称之为SC-19)陆基反导导弹成功地在中段拦截了一枚中程导弹的弹头。美国认为,该导弹能够拦截高度达20000-22000公里的卫星。中国研制的“动能-2”系统是在高数百公里的稠密大气层以外进行的拦截。这次试验证明,中国正在研制实战反卫星和反导系统,2010年1月曾进行过测试。
更早的反导导弹型号——KT-1——是“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的改进型。KT-1装备动能拦截器。
2007年进行了KT-1的第一次试验,当时在高度864公里处摧毁了一颗重954公斤的报废气象卫星。
通过分析现有信息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动能-2”系统在反导防御领域类似于使用S-3反导导弹的“岸基宙斯盾”(计划2014年部署在罗马尼亚)。
无疑,美国和中国在沿同样的道路前进。这两个国家都在研制能够用于摧毁卫星和拦截弹道导弹弹头的系统。2008年2月美国也通过用SM-3导弹摧毁347公里高空的报废侦察卫星的方式演练了在研系统的效能。反导导弹是从位于太平洋的“伊利湖”号导弹巡洋舰上发射的。这次行动耗资3-4千万美元。
五角大楼对中国最近一次试验KT-2反导导弹表示十分担忧。五角大楼呼吁中国“在自己的能力和意图方面表现出更多的透明性”。美国专家认为,中国还正在研发其他反卫星武器技术,包括用于影响卫星的电子和电磁干扰以及反卫星激光武器。美国持相当严厉的立场是因为,其很多军事优势取决于具有极大容量的卫星信息通道,以及使用GPS引导精确制导武器和为其提供目标指示。同时,美国人在反卫星武器研发工作方面努力保持低调。
导弹袭击预警系统
再回到反导防御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国家反导防御系统不可能在没有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情况下建成。
妨碍中国建设区域反导防御阵地的一个弱点是,它实际上没有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俄罗斯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包括陆基预警雷达(“达里亚尔河”、“伏尔加”、“顿河-2N”、“沃罗涅日”)和高椭圆轨道卫星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根据现有信息,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能够侦察弹道导弹发射及其飞行方向的卫星。在预警雷达方面的情况则完全不清楚。显然,中国有一些能够探测在距离3千公里以内飞行的弹道目标的超地平线雷达。但是未必已经建成连续的雷达场。
因此,中国的反导防御系统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中国已经建成了能够拦截末段中程导弹弹头的陆基作战系统。在最近的将来将建成海军型的类似系统。正在研制中段动能拦截系统。但其主要任务不是反导防御,而是摧毁敌人的航天器。
在陆基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建成之前谈论中国建成国家反导防御系统的可能性是冒失的。(编译:知远/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