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安齐奥战役:美英盟军血战滩头舰炮建功(图)
■盟军从水路绕过德军防线登陆安齐奥示意图
■盟军最初在安齐奥的抢滩登陆行动非常顺利
■战斗中的德军自行火炮和被击毁的美军“谢尔曼”坦克
■登陆的美军先头部队设置铁丝网巩固滩头阵地
■美军进入意大利首都罗马受到当地市民欢迎
1944年1月22日,在距离意大利首都罗马45公里的港口小镇安齐奥,2个师的盟军部队突然登陆,试图协同意大利南部的盟军突破纳粹德军的“古斯塔夫”防线,却不料自此陷入了长达5个月的艰苦鏖战。虽然这支登陆部队最终解放了罗马,但数万人伤亡的代价和巨大的物资消耗,使这场胜利显得有些暗淡。
战役背景
1944年初的意大利战场上,由美第5集团军、英第8集团军和英独立第5军组成的第15集团军群(19个师又4个旅,由亚历山大上将指挥)被阻止在德军C集团军群(凯塞林元帅指挥,下辖第10、第14集团军,共23个师)驻守的“古斯塔夫”防线面前。
由于丘吉尔强烈要求盟军地中海部队解放意大利,威胁德国南部。盟军提出“鹅卵石”计划,即派部队在“古斯塔夫”防线北面的安齐奥海滩登陆,协同正面部队突破“古斯塔夫”防线。在丘吉尔的坚持下,计划投入的兵力由1个师增至2个师。
此战,盟军总指挥是坎宁安海军上将,登陆部队是从第5集团军序列中抽调的第6军,军长是卢卡斯少将,下辖美军第3步兵师(特拉斯科特任师长)和英军第1步兵师(彭尼任师长)、1个伞兵团和5个海军陆战营,共约5万人。
海军由美国海军少将洛里指挥,共150余艘登陆船只和126艘军舰,分为两个编队,南部编队负责运送美第3师在代号X滩的安齐奥以南滩头登陆。北部编队负责运送英军第1师在代号“彼得”的安齐奥以北滩头登陆。空中支援力量为700架作战飞机。此外,美军第45步兵师和第1装甲师、英军第56步兵师组成第二梯队。
德军则认为盟军没有力量在进攻“古斯塔夫”防线的同时组织侧后登陆,所以在安齐奥一带只部署了1个工兵营。不过,德军指挥官凯塞林预先制定了周密的部队机动方案,可以根据需要及时南下增援,还在一些偏僻处设立了隐蔽补给点。
战役过程
1月17日,“古斯塔夫”防线正面的盟军发动全面攻击。同时,第6军开始登船。21日下午,登陆部队3.6万人和所有装备、补给,分乘253艘舰船从那不勒斯起航。为了迷惑德国人,船队先经卡普里岛向南航行,夜幕降临后转向安齐奥。
顺利登陆错失战机
午夜前后,登陆船队到达预定海域,开始换乘登陆艇。22日2时,首批登陆部队上岸,几乎未遇抵抗,驻扎此地的德军工兵营大部被俘。
8时,盟军先头部队占领安齐奥镇。之后,美第3师到达墨索里尼运河,英第1师到达莫莱塔河河口。至22时,盟军3.6万人和3000辆车辆全部上岸,并在海滩建立起长15公里的环形阵地。第6军军长卢卡斯下令加强防御和巩固滩头。
盟军逗留海滩让德军获得了反击的机会。凯塞林按预定机动方案,迅速将第14集团军调往安齐奥。23日,首批赶到的德军控制了咽喉要点——阿尔班山,将通向内陆的公路均纳入炮火射程。之后,紧急抽调的部队陆续到达,建立防线,指挥官冯·马肯森中将也赶到前线,另有5个师日夜兼程赶来。黄昏时分,德国空军出动,击沉1艘盟军驱逐舰。
滩头上的盟军开始感觉情况不妙。美第3师师长特拉斯科特和英第1师师长彭尼强烈要求迅速出击。卢卡斯终于决定向外扩张,命令美军攻占奇斯泰尔纳镇,英军则攻占卡姆波莱奥火车站。然而,美第3师在进攻奇斯泰尔纳镇时遭到德军顽强抗击。特拉斯科特见正面进攻受阻,便决定派出别动队渗透穿插。不料别动队遭德军炮火覆盖,出击的767人只有6人逃回。英军于26日凌晨发起攻击,遭遇德军依托一处大型居住点顽强抵抗,双方围绕每幢房屋展开争夺战。英军付出惨重伤亡终于夺取该据点。
28日,美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亲抵安齐奥,督促卢卡斯发起进攻。同一天,美第1装甲师和第45步兵师相继到达,使盟军在安齐奥集结的兵力达到6.8万人、500门火炮和250辆“谢尔曼”坦克。卢卡斯决定发起总攻。殊不知,德军也已集结重兵,甚至已制定出反击时间表。
进攻受挫阵地危急
30日,盟军全面出击。左翼英第1师和美第1装甲师负责攻占卡姆波莱奥火车站,美第3师和第45师为右翼,攻击奇斯泰尔纳。然而,至2月1日,右翼美军伤亡惨重,残部掘壕坚守,准备应付反扑。左翼英军向内陆推进了20公里,但因地形限制,无法获得坦克支援。在德军炮火和机枪组成的火网下,伤亡惨重。负责向火车站突击的舍伍德山地营最后只剩8名军官和250名士兵。
此时,盟军被困在正面和纵深都不足25公里的狭小区域。德军则于3日发起反击,先猛烈炮击,再用装甲部队突击,步兵则穿插迂回,攻击矛头直指英军阵地。英第1师第3旅伤亡惨重,彭尼向卢卡斯求援,但卢卡斯却要求其撤退。幸亏英第168步兵旅和第1特勤大队约1800人前来增援,在坦克配合下击退德军,第3旅才带着伤员突出重围。英第1师退至马莱塔河和墨索里尼运河一线构筑防线。卢卡斯则在英军防线后5公里处建立最后防线。
7日,德军对卡罗切托河渡口发动钳形攻势,英第1师拼死抵抗,守住了渡口,但却失去了战略要地——布翁里波索岭。8日,英第1师以最后力量反击布翁里波索岭,激战一天,军官几乎全部阵亡,残部被迫向卡罗切托河渡口撤退。当晚,德军在猛烈炮击后发起总攻,连日血战的英军防线很快被突破。
9日凌晨,英军防线关键阵地丢失。10日,英第1师残部退至卡罗切托河岸大堤,盟军滩头阵地有全线崩溃的危险。11日,卢卡斯投入最后的2个步兵营和2个坦克连发动反击,但以失败告终。
激战滩头舰炮建功
此时,10余万盟军拥挤在狭窄的滩头阵地内,在德军炮火密集轰击下,尸横遍野。14日,盟军第15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视察了安齐奥。之后,为了减轻安齐奥部队的压力,亚历山大命令南线全力猛攻,企图迫使德军从安齐奥抽调部队。
然而,希特勒也开始关注安齐奥。德军不顾盟军海空火力的打击,不断向安齐奥调集部队,在安齐奥海滩周围,德军集结起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空降师,总计12.5万人,而且还有4个装备重型坦克的坦克营。
15日6时,德军发动全线总攻,甚至还动用280毫米K5列车炮进行轰击。在危急关头,盟军在海滩上的炮兵和海面上的军舰一起开火,根据预先测定的坐标,准确覆盖了德军的攻击队形。德军先头团遭遇灭顶之灾,侥幸逃回的士兵也被吓破了胆,再也不愿前来送死。
天黑后,德军对美军157团和179团结合部发动夜袭,终于撕开突破口。16日,突破口被拓宽到3公里。卢卡斯向克拉克报告紧急态势,请求空军支援。
17日,盟军对“古斯塔夫”防线展开猛攻,却劳而无功。德军根本没从安齐奥抽调一兵一卒,亚历山大的企图就此落空。而在安齐奥,激战依然在继续。盟军的支撑据点被先后击破,但其余阵地仍死战不退。
18日清晨,德军发动第二次总攻。就在德军快要得手之时,盟军在海滩上的大炮和军舰舰炮再次发挥威力,用密如雨点的炮弹阻止德军突破的最后防线。盟军防线尽管已千疮百孔,却依然没有崩溃。天黑后,德军冲破盟军的绵密炮火封锁,冲入盟军防线,双方在阵地上短兵相接,惨烈肉搏。至19日清晨,德军伤亡超过3500人,终于后撤。盟军乘胜出击,德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得不全线后退数公里。
29日,德军再次投入4个师,对美第3师防区发动攻击。此时,特拉斯科特已接替卢卡斯就任第6军军长,在其指挥下,德军被击退。
3月2日,天空放晴,盟军航空兵大举出动,对德军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扫射,给德军造成巨大伤亡。
解放罗马战役结束
3月中旬,在500架飞机的支援下,盟军再次对“古斯塔夫”防线发动猛攻,却依然无功而返。至此,意大利战场特别是安齐奥地区,终于沉寂下来。盟军与德军都趁此时机,重整部队,调配装备,准备再战。
进入5月后,为了配合诺曼底战役,盟军再次决定发动进攻。5月11日23时,“古斯塔夫”防线正面的盟军首先开始攻击,其中英第8集团军以主力12个师进攻卡西诺山峰,美第5集团军则沿海滨地区发展进攻。两路大军全都向北推进,以求与安齐奥部队会合。经过2天激战,至5月13日,盟军终于攻占“古斯塔夫”防线的核心要点——卡西诺峰,德军开始全线后退。
22日凌晨,安齐奥盟军也向德军发动进攻,英第1师在500门火炮支援下率先向外冲击。天亮后,盟军60架飞机赶来助战。美第1装甲师、第3、第45步兵师随即向奇斯泰纳尔镇猛攻。尽管奇斯泰纳尔镇已成为废墟,但德军仍拼死顽抗,盟军进展十分缓慢。
不过,美第5集团军所属的第11军越过了加里利亚诺河,前锋直指特拉切纳城,法军也开始向利里河和萨科河推进,他们的行动迫使凯塞林将部队后撤至“恺撒”防线。
南线盟军也乘势推进。24日,美第5集团军攻占了距奇斯泰纳尔镇仅50公里的特拉切纳城。安齐奥的美第3师也推进到奇斯泰纳尔镇近郊,美第1装甲师的坦克穿过已是一片废墟的奇斯泰纳尔镇,驶上了镇北面的七号公路,切断了德军第10集团军后撤的必经之路。
26日,美第5集团军第11军先头部队与安齐奥第6军的先头部队在海滨公路会师。此时,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却命令第6军主力直取罗马,仅以第3师和少量部队封闭六号公路。这一命令让几乎成为瓮中之鳖的德军有机会逃出生天。
6月2日,凯塞林不愿背上破坏罗马的罪名,命令德军撤出罗马。4日,克拉克率美第6军进入罗马。
战役评价
安齐奥战役中盟军伤亡约4万人,德军伤亡约2万人,被俘约1万。盟军终于突破德军坚守的“古斯塔夫”防线,并解放了罗马,为歼灭意大利境内的德军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战役初期,盟军一度险些被德军赶下海,几乎到了失败的边缘,加上战役拖延日久,伤亡惨重,消耗巨大,可以说这场胜利并不值得夸耀。但几乎所有军史学者都公认盟军海军在此战中的表现堪称完美,登陆时换乘、抢滩均颇具章法;在岸上部队处境危急时,舰炮火力成为盟军坚守阵地的牢固支柱;战役中后期,在海滩不断遭受炮火轰击的情况下,海军克服重重困难,把4个师约7万人和50万吨物资运上岸,保障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再看德军方面,盟军登陆时,部署在安齐奥地区的德军只有1个工兵营,但盟军登陆仅数小时后,就不断有德军部队抵达,并迅速控制了关键的阿尔班山和公路,将盟军困在狭小的滩头阵地,从中反映出凯塞林元帅出色的指挥艺术。(牛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