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学者:中国现在无须设南海防空识别区
中国现阶段无须设南海空识区
东南亚国家是中国近邻,与中国的往来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与中国经贸合作日趋紧密。同为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世界观亦有颇多相似之处。
二战期间,东南亚各国与中国唇齿相依,皆惨遭日本“皇军”暴虐蹂躏。所以,对于近来日本右翼势力的小丑跳梁,东南亚当然也深恶痛绝,但碍于小国在大地缘政治里有时身不由己的现实,未能如中、韩般厉声谴责。中日之间针锋相对,东南亚国家虽不选边靠,但对于中国架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未明表反对,因为我们对中国反击日本军国主义复兴的必要性抱有同理心。
当然,东南亚国家也不太可能公开附和中国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众所周知,中国在南海与一些东南亚国家存在领土领海的主权争议。近30年来,东南亚各当事国秉承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大多不把南海争议摆上台面。但我们担忧的是,若公开附和东海防空识别区,而中国未来在南海也架设防空识别区,我们的立场就会相互矛盾。因为南海空识区很可能会涵盖一些有主权争议的海域,到时东南亚各当事国难免要把搁置多年的争议重新提上议程,反而会使原应一日千里的双边与多边关系不幸“脱轨”!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没必要在南海也设防空识别区,出发点绝对不是我们妄想连同其他区域内外的势力来“围堵”中国,而是因为珍视我们与中国的友谊,不想因为各方过度考量战略需要,而搞砸了得来不易的睦邻关系。
从东南亚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南海其实无须动用防空识别区的“重手笔”,既不容易具体执行,比如美国战机很可能会继续在南海上空高调地来回飞行,又几乎肯定会伤了东南亚邻居的感情。中国至少有其他两道手法可更好满足其在南海的战略与安全现实需要。
其一是《南中国海行为准则》。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南中国海行为宣言》后,东盟尤其是濒邻南海的成员国都欲把主要是对原则表态的《宣言》“升级”为有法律约束力的《准则》。《准则》的技术性内容应该比较精细,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而《准则》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不会牵涉有关海域主权的敏感问题,所以可为相关各国所接受。中国自去年年中对《准则》的制定与实践表示积极态度后,在多次区域性会议上都主动把《准则》的制定进展提上议程。东盟各国都深知,一个没有中国参与的《准则》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所以它们对中国主动寻求《准则》的加速制定,皆深感欣慰。
其二是发挥“东盟”安全框架的作用。以东南亚的视角而言,世界列强在本区域争相逐鹿早已司空见惯。中国是正崛起的强国,其国力有意无意的投射也无可厚非。但基于各种历史原因,大多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在本区域的防务承诺,也一样正面看待。要美国势力从本区域撤出,除非美国国内呼声响亮,否则是不切实际的。为求战略平衡,东盟煞费苦心经营出以“东盟”为中心的安全框架,即东南亚防务需要由东南亚各国主导,但欢迎中美等各国的积极参与。东南亚国家大多都把中国当成自家一分子,中国如持续在这一框架不亢不卑地扮演其积极角色,必能赢得东南亚各国的友谊,并促进地区稳定。▲(作者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 【马来西亚】胡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