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测试箭-3 体积较小可携带攻击性核弹头
“针尖对麦芒”是句常用来形容双方针锋相对的俗语。用这句话来形容导弹和反导拦截弹的关系,再妥帖不过。不过,你可知道,大多数的拦截弹都靠弹头爆炸的破片来拦截来袭导弹,真正“针尖对麦芒”式的动能撞击式拦截很难实现。
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研制的“箭-3”反导系统就是奔着这个难题去的。1月3日,“箭-3”成功完成了首次大气层外飞行测试,这款以动能撞击方式直刺来袭“麦芒”的“针尖”,离交付使用已为时不远。
说到“箭-3”,话题自然离不开“箭-2”及整个“箭”式反导系统。由于以色列地处阿拉伯国家重围之中,海湾战争中又遭到了来自伊拉克的导弹袭击,一直渴望铸造足以刺破导弹威胁网的“利箭”。于是,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箭”式系列反战术弹道导弹。
“箭”式家族中最早用于实战的是“箭-2”反导系统,该系统可以拦截末段飞行的近、中程战术弹道导弹,既采用定向破片杀伤弹头,也具备直接碰撞目标所需的命中精度。该系统还能采用机动式部署,生存能力较强。
与“箭-2”相比,新一代的“箭-3”导弹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它采用与“箭-2”完全不同的铰枢式传感器和新型发动机,使其在重量减轻了近一半的情况下,飞行高度却增加了两倍多。这意味着在携带更少燃料的同时,“箭-3”可以飞得更久、飞得更高,捕捉目标的时间和空间也愈发充裕。
此外,由于“箭-3”的战斗部被设计成“碰撞击毁”式,其导弹发射后,无论在大气层内还是在太空中都能不断进行机动,直到依靠其动能直接摧毁来袭目标,以避免“近炸引信引爆弹头”造成的二次伤害。
有专家指出,为实现“箭-3”碰撞击毁的拦截方式,它在设计之初就引入了“观察-射击-观察”的原则,使其具备了早期探测能力,能够有效评估第一次打击成效,如目标未被摧毁,还可以按需再发射一枚。
据悉,未来“箭-3”系统将与“铁穹”系统、“大卫投石索”系统、“爱国者”系统等一起,构建以色列的多层导弹防御体系。届时,整个体系带来的多种观测、运算能力将有望帮助装配“箭-3”的连队,在30秒内同时拦截5个目标。
由于“箭-3”体积较小,为使其发挥最大拦截能力,以色列还考虑花重金让其在最新打造的小型“宙斯盾”舰上安家。
事实上,令美以双方感兴趣的还有“箭-3”可携带攻击性核弹头的能力。反导和弹道导弹攻击都是相通的,具有拦截中远程导弹能力的反导导弹,换上弹头就可以变成具有较强突防能力的导弹武器。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印度也曾想进口以色列的“箭”式系列导弹,只是无奈最终被美国制止。
不过,无论“箭-3”有多么优秀,其近30亿美元的研发费现已让美以双方捉襟见肘。研制成功后,使其形成整体防御能力所投入的巨额资金,仍是美以双方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