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专家谈“全能战机”启示:质量才是王道
在1970年代初,美国麦道公司在研制F-15时,曾提出“不为空地攻击付出一磅代价”的口号,因为他们要的是一款“空中优势”战斗机。
然而,此后的故事非常戏剧化。无论F-15还是F-16,最初都是用来争夺制空权的“天之骄子”,后来却都在战争中当上“炸弹卡车”,从潇洒飘逸的“剑客”变成满脸横肉的“打手”,而且还干得很不错。
王牌试飞员、空军理论专家徐勇凌对此解释道:“第四代战斗机的推重比高、翼载小,天生就具有携载大量对地攻击弹药的能力,尤其是F-15和苏-27这样的重型战机,其能力更为突出。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套雷达航电设备就能胜任空战和对地攻击这两大任务,这也推动的多用途战斗机的普及。”
从表面上看来,多用途战机比功能单一的制空战机和战斗轰炸机价格昂贵,似乎很浪费。不过徐勇凌提醒记者,有时账不能算得这么简单。
“现代战争的现实一再证明,廉价但低效的武器很可能是对军人生命的浪费和亵渎。精确制导武器打得越来越准,射程越来越远,那种不顾一切冲入敌阵、‘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专职攻击机已经近乎消亡,战斗轰炸机也日益边缘化。”因为,使用先进弹药的多用途战机可以取代它们。
徐勇凌表示,更要算的是另一笔经济账。“现代飞机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贵,全新研制任何飞机都会耗费巨资。而战机产量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动辄几千架,几百架就很多了。所以,每全新研发一款战机,让它尽量能多干一些活,缩减机型平台的种类,简化后勤保障体系,其实是最省钱的选择。”
100架多用途战斗机,可以作为100架制空战机使用,也能当做100架对地攻击机,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同样的钱,能买到50架战斗机和60架强击机。很显然,前者的战术灵活性要高得多。
因而,“全能战士”大行其道对我们的启示是,评价现代武器,质量甚于数量。(记者 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