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设计师首披露“核提箱”:曾闹乌龙 普京常操演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01日 10:33 来源:中国网 参与互动(0)

  俄“核提箱”由紧随总统的海军军官携带,这一风尚源于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并沿用至今。

  30年前的6月6日,前苏联最具威力的武器——“核提箱”正式列装。那只其貌不扬的黑箱内藏着的核按钮,是全苏战略核武器的总开关。“核提箱”代号“卡兹别克”(高加索地区山名),虽然体量不大,却堪称战略核武器的指挥控制中枢。它的问世是一项革命性的军事技术创新,成功将前苏联数千枚核弹整合成一体。时至今天,“核提箱”仍是俄联邦绝密程度最高的战略设施之一。不久前,俄罗斯记者寻访到“核提箱”首批研制专家之一的瓦连京·戈卢布科夫(苏联国家奖章获得者),从而首度揭开了蒙在这件战略武器身上的神秘面纱。

  美苏核对抗的产物

  记者(以下简称“记”):瓦连京·哈尔拉莫维奇,如今可以说出核提箱的研制方了吧?

  戈卢布科夫(以下简称“戈”):可以,自动化科研所(编注:全称“以杜霍夫命名的全俄自动化科学研究所”,建立于1954年)。

  记:研发“卡兹别克”系统和核提箱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戈:想法来自总参谋部。准确的说,是他们下达了战技术任务,目的是整合庞大的核导弹部门,对其实施统一指挥。这里有个重要的背景原因。当时美国人在欧洲部署了“潘兴”导弹,从而将其飞临苏联的时间从14分钟缩短至5分钟。为此,苏联总参谋部不得不加紧导弹兵的演训,并改进反击-迎击方法。还有个原因是要防止核弹的发射事故。当时发射导弹需要密码,而密码通常被锁在指挥员的保险柜内。导弹来袭警报拉响之后,有些导弹团团长打开保险柜时,会在忙乱之中拧断钥匙——密码被彻底锁死,这就酿成了重大事故。

  记:核提箱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戈:我们的导弹袭击预警雷达站对敌方来袭导弹进行跟踪记录,测定其飞行轨道及打击区域。然后将上述数据传送至“核提箱”。导弹部队将在数分钟内收到回击的批复。

  记:由谁批准进行回击?

  戈:总统。但他作出决定之前,应与同样拥有核提箱的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进行协商。

  记:谁首先想到要研制出苏联的核提箱?

  戈:据我所知,是时任总参谋长的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军事情报部门由他直接管辖。当时有情报反映美国人已经有这种提箱……总参谋部于是给我们所下达了研发类似系统的任务。这个系统我们搞了7年才研制成功。

  命名具有高加索特征

  记:为什么整个系统被称为“高加索”,而核提核被称为“契格特”(高加索地区山名)?

  戈:当时这一研发方向上的多数项目代号均以高加索名称命名,譬如“卡兹别克”、“高加索”、“契格特”、“巴赫桑”……我们研发核提箱时,甚至会考虑到国家领导人的特性。要知道,系统的研发始于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

  记:这很有意思,你们是如何“考虑国家领导人的特性”的?

  戈:系统应尽可能做得简单,毕竟勃列日涅夫已经上年纪了。最好是给他只设一两个按钮就全部搞定。打个比方说,红色按钮是发射,黄色按钮是取消。事实上,系统最后做得非常简单,而且完全实现了自主和国产化。

  记:难道不可以从国外购置一些部件么?

  戈:这样做很危险,也很可耻。万万不可受制于国外,以后核提箱的零部件需要更换,还得千里迢迢跑到国外?所以,我们使用是自己的电子计算机。而且所有装置均有备份,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很快切换。

  记:“核提箱”这一说法从何而来?

  戈:来自“卡兹别克”系统的总设计师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洛吉诺夫。有一天洛吉诺夫带着旅行包去某人家做客,放包时开了句玩笑:“这是只核提箱”。“核提箱”的说法便不胫而走。

  记:为什么现在奥巴马会同时携带两只皮箱?

  戈:一只是主箱,另一只备用。我们也是这样……

  记:通常还会有第三只,而且会有天线从里面伸出来。这又是什么?

  戈:这是加密无线通信。如果将核提箱和值班员留在(距离领导人)不远的房间内,就必须保持畅通的通信。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