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犯铃木启久笔供:散布霍乱菌 将孕妇剖腹(2)
■ 揭秘
为何现在公布战犯档案?
日本首相安倍上台后,在右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7月1日,安倍政府正式决定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这意味着日本在对外使用武力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何要在这样的时刻,公布45名日本侵华战犯的罪行自供?
昨日,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表示,日本安倍内阁上台后,公然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美化对外侵略和殖民历史。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之际发布这些内容,是为了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侵华种种恶行、暴行、罪行的谎言,揭露日本侵华期间的反人道、反人类、反文明的暴行。
“我们这次发布这些档案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滔天罪行的铁证。”他说,我们的目的在于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视和平,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防止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李明华表示,我们档案工作者搞档案的开发、公布、利用都是有计划的,每年都有工作计划。今年在计划公布日本45个侵华战犯罪行自供的时候,当时就考虑选一个什么时间公布。“我们觉得在这个时期公布是有意义的”。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胜金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战犯的亲口供述和亲笔笔录,是有力反击日本右翼的武器。“面对日本安倍政权的右倾化,这是最有力的武器,是侵略者自己留下的罪证。我们应该开发好,利用好。”
这45名战犯是什么人?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针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多场审判。
在这些审判中,最为著名的是由中、美、英、苏等11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就是东京审判,其对东条英机等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审判。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对一批侵华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一般来说,这些战犯被认定为“乙级战犯”。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1956年间,中国先后在抚顺、太原两地关押了日本侵华战争罪犯1109名,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逮捕的140人和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地区逮捕并于1950年7月移交中国的969人。
1956年4月2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犯罪分子的决定》,决定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在押的日本战犯实行区别对待、宽大处理的方针。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于1956年先后分三批对在押的1017名罪行相对较轻、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侵华战犯宣布免予起诉并立即释放,对45名日本侵华战犯,向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提起诉讼。
长期研究东京审判的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宋志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一般意义上认为,乙级战犯的审判在1949年之前已经结束。这45名战犯不被称为是“乙级战犯”,但是其罪行和级别和“乙级战犯”相差无几。
“对这45名战犯的审判,与东京审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者经过思想改造,大部分都真诚认罪,而东京审判中,很多甲级战犯则毫无悔意。”在宋志勇看来,之所以选择铃木启久作为第一个公布的战犯,可能是因为铃木在这些人中的军职最高。
为什么只对45名战犯判刑呢,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文,周恩来对此解释说:40多人对于1000多人来说,比例很小,可为什么我们还要对这一小部分战犯判刑呢?这是因为对中国人民必须有个交代。这40多人将来也是要回日本的。这样的处理是为了表明,中国政府真诚地希望结束两国之间的不愉快历史,开始中日之间全面的友好合作。
战犯档案此前如何保存?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参与了今年中国慰安妇档案申遗的工作。
在苏智良的印象中,这些资料此前并非人人能够看到,甚至学者都不容易拿到。据他介绍,这些笔录的原件一直存在中央档案馆,有一部分在书籍上公布过,但是整体公布这是第一次。他说:“我早就听说过这些笔录,也查阅使用过。这45人的档案中,有两件档案这次也选录到慰安妇档案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文件中。”
据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介绍称,1951年至1956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在押的日本侵华战犯的罪行进行了调查,并会同有关机关进行起诉、审判的准备。这些档案都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每一个战犯的罪行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口供、笔供,而是通过检举材料、控诉材料、赴犯罪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听取被害人和目击者的证词等等,进行广泛而细致的调查认证。就是说,综合相关情况,最后形成《侦讯总结意见书》,而且每个战犯都在侦讯总结意见书的后面,对他的罪行加以确认,并亲笔签名,有的是战犯自己写。
中央档案馆收藏的这些侦查、审查、处理日本战犯的档案,主要包括纸质、照片、实物、录音、电影这五种。主要分为侦讯日本战犯的案件、日本战犯的罪证和实物案卷,日本战犯回国后活动的档案等这几个部分,包括诸如战犯本人的口供、笔供和其他人的检举材料、日本侵略者制造细菌用的鼠笼及细菌弹片、“中归联”成员访华的照片等。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档案馆先后为国内有关机构、学者提供过侦查审判处理日本战犯的档案,也向日本的有关组织、人士提供过。另外,此前出版的一些书籍、研究成果、影视片、图像都使用过部分侵华战犯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