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媒质疑中国核政策:核危险时可能首先使用核武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23日 16:29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据俄罗斯军工信使7月23日报道,新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可能成为俄罗斯在同美国平等的基础上,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威慑能力和战略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周围持续激烈的危机过程中,美国、其他北约国家和乌克兰一样在官方层面小心回避核武器和核威慑的问题(如果不算上今年3月24日尤里·季莫申科愚蠢且不负责任的对媒体透露关于此问题的意见)。但是隐蔽的核物质和战略如同当前戏剧化事件的某种背景一样存在着。不深入俄罗斯和美国及其同盟在近十年来的关系史系,特别是在现如今危机下的关系,我们来看看核威慑在当今局势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俄罗斯同西方的新的对抗会如何影响这一角色。

  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核威慑

  首先,核威慑是50年代初政治学家(主要是美国作家伯纳德·布罗迪和亨利·基辛格)的发明,然后被政治家所接受,然后军事家们开始跟着使用这种说法。从历史上来看,国家总是将自己的军队主要地用于战争。然而军队这种用途经常有着附加作用,用来向对手施加政治压力,迫使对手做什么或者放弃某种行动。在这里威慑的概念基本上没有被添加任何新的东西,要知道在世界上核战争的灾难性后果已经大大加强了间接的、作为次要手段使用核武器的作用。

  同时需要强调,其实在核武器70年的历史中,核武器的系统或者其某个部分从来都没被用来作为核威慑。他们总是被用来完成具体的作战任务和根据核战争的真实作战计划来摧毁某些特定目标。存在一个反向辩证关系:研制新型核弹头和其载体又促使产生了使用这些武器的新方案或者完成之前战斗任务的更有效的方法。唯一的例外是,为了威慑全世界在1961年进行试验的5800万吨的赫鲁晓夫炸弹,名为“给点厉害瞧瞧”。由于其庞大的整体重量的特征没有被投入军队使用(这枚炸弹无法被放入苏联的任何一架轰炸机的舱室,更不用说被用来战斗了)。

  这是核武器的基本悖论:理论上它们被创建且包含着威慑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经常服务于战争的特定任务。完成这些任务经常进行核武器威慑,使得核战争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即在任何情况下在相互都隐藏着核威慑。这涉及到,例如,在常规战争中为了防止自己国家或者同盟国的失败进行的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观点,同时为避免对手解除武装的打击,预先或者作为回应而运用核武器(由于谎报增加了战争的危险性,特别是在国际间危机的情况下,核武器都处于高度戒备状况的情况下)。这更加适用于战役战术核武器,用来完成战区的战斗任务,基本上为了防止在常规战争中的失败而被计划首先使用。

  事实上所有当今的九个核大国在自己的战争学说中,都以某种开放程度规定首先使用核武器。唯一的例外是中国,无条件地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很多专家对此的看法是,不同于美国和俄罗斯,由于中国核力量的有效性和持久力不足、信息控制系统的不完善,不能保证进行回应攻击。因此,预计中国在有核攻击的高可能性的情况下会计划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样一来,相互核威慑在理论上包含了自我破坏的种子,因而成为核战争的导火索。

  在冷战期间已经累积了核武器的巨大库存。根据专家的观点,世界核潜力的最大核能总量在1974年达到了25000兆吨,比1945年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多160万倍。而核武器的数量在1985年最高值---68000枚核弹头被布置在军队中。这个巨大的潜力,无疑大大超过了任何合理的、使用武器杀伤对手的居民和毁坏其物资的标准。然而渴望维持克服防御系统的能力、获得给另一方(哪怕是其地面部队)在战略和战役战术上以解除武装的打击的能力成为了扩大核武器库的有力动因。第一个任务成功完成了,而第二个任务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在6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难以完成。这种状况持续到现在,并将持续到可预见的未来。

  冷战结束后的20年内核武器的储存在数量上减少了一倍,不论是在俄罗斯和美国的约定的框架内,还是由于这些大国(还有英国和法国)单方面的措施。然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数量从7个增加到了9个(除了“核五国”之外还有以色列、已读、巴基斯坦、朝鲜和南非)。虽然如此,如今核武器库的核能总量仍旧是广岛原子弹的约70000倍,而总数量近10000件,超过美国和俄罗斯拥有核武器总量的90%。因此上述的核威慑的二重性使得其成为防止战争的手段的同时还是触发战争的扳机。乌克兰危机再一次猝不及防的提醒所有人关于这一点,当俄罗斯和北约的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回到真正的政治谈判中。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