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预告:专家解读中国高规格纪念抗战胜利
中新网9月4日电 9月3日,中国迎来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上午,习近平等七常委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按常例,普通年份抗战胜利纪念以文化界、地方政府及民间为主。而在“逢五”“逢十”年份,则不仅有全国性盛大活动,中共最高领导层亦会出席,并有重要讲话发表。“类似今年这种普通年份,纪念规格之高,往年罕见。”抗日战争史专家苏智良表示。
从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到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再到一战爆发100周年,仅在今年7月份,中国就公开纪念了三场战争。外媒称,自习近平上任之后,“抗日战争纪念日体系”快速形成,并成为配合“历史牌”的组合拳路之一。
今年2月,中国全国人大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月底,又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党史专家齐彪认为,这意味着纪念抗战胜利已提升至国家立法最高规格,具有传承民族精神、警示“玩火者”、呼吁和平等意义。
近年来,日本加剧政治右倾化,加紧强军,针对中国意图明显。“中国重视纪念有多重意义,不仅是为了教育人们要铭记战争带来的教训,缅怀牺牲的英烈,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更是为了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威慑和警告不断针对中国进行政治军事挑衅的日本右翼势力。”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表示。
对此,有外媒指出,纪念日除形式有所超越外,承载意涵上亦有超越。近期一系列高调行动并非只是出于对日博弈的现实需要,更是在更高层面彰显国家意志。对内调动全民族精神资源,凝聚关于中国梦的共识。对外乃是亮明价值观,展现“软力量”。
中国纪念抗战胜利与往年有何不同?如此高规格纪念意义何在?对内对外要传达出那些信息?针对上述问题,中新网特别邀请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于9月4日14:00做客《新闻大家谈》,为广大网友解答上述疑问。敬请关注。
嘉宾介绍:
周永生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导、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商务部聘任专家、中华日本学会理事
东亚和平与发展战略论坛首席研究员
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理事
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中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