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三连”指导员王金龙: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中新网郑州10月23日电 题:(十九大代表风采)“大功三连”指导员王金龙: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作者:陈林 原俊敏
“这标准,那标准,战斗力才是真标准。这考场,那考场,未来战争才是真考场!”十九大代表、陆军某部“大功三连”指导员王金龙日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训练就要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连队的学习氛围深深影响了我。”王金龙记得,2013年军校毕业后,他到“大功三连”担任一排排长。报到前因住处和三连炊事班相邻,认识了三连司务长朱金轩。“他的理论素养很高,对连队历史如数家珍,还给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议。”王金龙到三连后,正值部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连队人人都在学理论,朱金轩厚厚的笔记本让他印象深刻。
“比学理论是三连的传统”,王金龙说。在三连,理论学习看得见,摸得着。连队每间宿舍,都有理论学习图书角。业余时间、操课前后,大家都见缝插针学习理论。楼道中,主题烙画随处可见;广播、快板里,学习内容被精心编入其中;每周如约的“士兵讲坛”,成了分享学习心得的舞台。借助APP客户端,网上学理论也成为连队新景。
“学好讲话铸忠魂,脚下有根信仰真……”,宿舍内,刚刚结束训练的班长陈明双正教“徒弟”练快板。他说,把理论学习内容编入快板中,自己编写时是学习,战士听时也在学习。
多年来,连队传承“煤油灯下学毛著”传统,逐渐探索形成了课程化组学、通俗化讲学、常态化帮学、个性化自学、网络化助学的“五化”学习法,引导官兵学起来、钻进去、领悟透。在王金龙看来,少当“文字搬运工”、争做“理论翻译家”是连队理论骨干的追求,他们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
走进连队荣誉室,一面面锦旗、奖状,一件件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展品,见证了这支英雄连队的光荣史: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因在战争年代荣立4次大功而被誉为“大功三连”。和平建设时期,连队3次被授予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5次,二等功18次,2017年1月,“大功三连”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王金龙早已熟记于心,但每次讲解,仍会感动其中。上世纪70年代,全连官兵白天参加国防施工、夜间点煤油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事迹享誉军内外。一个煤油灯,见证了“煤油灯精神”作为“传家宝”,40多年在三连的传承和发扬,也让他想起前任指导员卸任前带他来这里,在煤油灯前驻足许久的情景。
“这是一种接力”,王金龙郑重地说,“传承中有一种感情,也有使命和担当”。
近4年来,“大功三连”有士兵被保送入学,有士兵考学,还有多名大学生兵提干,16名官兵立功和被集团军以上表彰,他们中间,很多都是王金龙带出的理论学习骨干。
实打实学习理论,硬碰硬比武训练,三连官兵理论学得好,军事素质同样过硬。2013年末,面对改制换装新挑战,“装备新、人才少、骨干缺”成了三连面临的技术难题。在旅第一次考核中,驾驶、通信、射击三大专业无一成绩靠前。
后来王金龙提议成立“支委示范班”,每名支委负责一个位置,带头攻关。他们主动到兄弟连队学习,白天练技能晚上学理论,几个月时间就把新装备摸透练精。
2014年10月,连队参加全旅实弹射击考核,按照顺序三连最后射击。轮到他们时,忽然刮起大风。“当时几乎都看不清,考核组也同意推迟考核。”
但王金龙和连长商量认为,战争不分晴雨天,决定继续射击。结果揭晓,“当老先进失去好名次时,有战士想不通”。随后,连里开展了战斗力标准的讨论会,一切训练从实战出发,主动增加训练强度。
还有一次考核,驾驶员破了纪录,车长却因车速过快情况处置不当而被判不合格。三连随即改变训练和考核模式,车组考核按团体分计算,“向协同配合要战斗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2016年的“中部铁拳·勇士”杯比武竞赛中,三连一班从5个集团军的50个尖刀班中脱颖而出,斩获“最快转场奖”。
王金龙说,三连的大功是战争年代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一点点拼打出来的,现在虽远离刺刀肉搏,但三连人的猛志仍存。“大功三连”也如同一个“磁场”,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强军事业中绽放青春梦想。(完)
专题:中共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