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在机动休息途中检查车辆 刘千里摄
16日,新疆和田至喀什叶城县285公里的茫茫戈壁,南疆军区机步某团千人百车,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进行了一场机械化步兵快速机动演练。
刚登上12号装甲通信指挥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装甲车启动不到5分钟,包括记者在内的所有舱内官兵个个汗流浃背。“与前些天持续高温相比,今天已是相当凉快、惬意。”头顶钢盔,耳戴工作帽,脚蹬陆战靴,身负战斗装具的驾驶员陈对辉满脸幸福地说,“与平常实战化训练相比,今天的驾驶条件要好得多,起码驾驶舱的两个顶窗可以打开透气。” 装甲驾驶是陆军机械装备中操作难度最大,条件最为艰苦的训练课目之一。按实战化训练要求,驾驶员只能靠两个黑板擦大小的潜望镜来观察前方路况,加之仪表盘按扭、开关多,驾驶起来很困难。
“装甲车驾驶员,也不是天生就抗晕扛热,我们要习惯于最惨烈战斗条件下的生存状态。”现已是下士的陈对辉,5年前当新兵时,就开始了凤凰涅磐般的磨砺。在最热的时候,陈对辉也只是打开巴掌大的通风口,换上一会气。 多年来,陈对辉还保持着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从不使用车内的风扇,闲暇之余,他总喜欢钻到密不透风的装甲车内,关闭所有通风窗口,一个人独自忍受着浑身大汗淋漓的滋味。
虽然,有着超凡的抗热能力。可驾驶铁甲装备挺进于炎炎烈日的千里戈壁,陈对辉仍大汗不止。这时,同样汗水浸透衣背的副驾驶陈彪,不失时机地给陈对辉递上矿泉水、口香糖或是巧克力。
轰隆不止的发动机声,让狭小的驾驶舱内杂吵不已。即便咫尺之近,也需扯着嗓门大喊。对于有着高度默契的陈对辉和陈彪二人而言,关键时刻,只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之间的意图。
“共同的使命,将不同的岗位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从搭档之初,我们就经常进行这种练习以备不测。”除了给对方提供便利,做好接替驾驶准备外,陈彪还得给陈对辉提供卫星过顶、空中突袭、火力打击等10余种突发情况的处置办法。
其实,不光驾驶舱,就连载员部分也是忙碌不已。斗室方寸之间,各个战位的官兵,坚守岗位,各司其职。挥汗如雨的通信手,自从装甲车发动后,就不断通过音波,上下左右保持通信的畅通;荷枪实弹的乘员,甚至乘坐在通信方舱里的自动化站的工程师们,也警惕地紧盯周遭“敌”情,随时做好下车战斗的准备……(来源:新华网 记者 贾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