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下,邓彪与航模整装待发。
初秋时节,祁连山脚下,某炮兵团驻训地,一排排高射火炮剑指烈日。伴随着轰鸣声,一架“银鹰”突然从低空直逼过来,俯冲、攀升、迂回,第一轮齐射落空,“银鹰”盘旋而回,再次冲向炮阵。砰砰砰,拖靶被击落,“银鹰”平稳滑降,恰恰停在一位手握操纵柄,身材瘦高、眼神澈亮的四级军士长脚边。
“他就是邓彪,操控航模谋打赢的“兵专家”,是我们的‘偶像’。”团里官兵们称赞。
“邓彪爱军精武,身上有一股永不服输的钻劲、韧劲、狠劲。”团领导表扬。
入伍14年来,邓彪坚持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在航模领域不懈追求;他心中始终装着敌人、想着打赢,以一个士兵的担当演好‘蓝军机长’,磨砺防空利剑。
“只要岗位需要,我随时准备从零出发。” 2003年初,已经下士最后一年的邓彪从文书转岗,成为班组成员仅四人的航模班一名航模机体手,面对小专业、冷岗位,他没有任何抱怨,立即从头学起。像海绵吸水一样,邓彪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开始“恶补”专业理论知识,书本翻了无数遍、笔记记了8万字。3个月后,“新人”邓彪就随队参加军区组织的航模集训,在集训结束后的比武中,一举夺得安装回收伞第一名、安装水平尾翼第二名,被军区表彰为“优秀机体手技术能手”。
“岗位就是战位,需求就是追求。”在邓彪心里绷紧了一股弦:如果战争明天打响自己能否胜任?要想战争中要敌人的命,平时训练就要不要命!当机体手的两年,邓彪硬是啃下了与航模操作相关的别人三年才能读完的书籍,并借助赴兄弟单位航模代训的机会,拜师学艺,将5万多字的“秘籍”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于是,在别人惊讶的眼光中,2005年,邓彪已经从一名机体手转岗为操作手,接触到航模专业的“核心”。同年,邓彪随队参加了集团军组织的防空兵战术演习和实弹射击保障,实现“当年转行当年成功放飞”,将形成飞行保障能力的周期缩短了四分之三。 航模飞行时间过短、操控距离太近、夜间训练难保障……任班长之初,邓彪悄悄地把这些制约训练保障水平提高的专业难题列入了“黑名单”。
“遇见困难绕道走,训练质量势必要打折扣。”脑海里始终盘旋着这些问题,邓彪从“解剖麻雀”开始,一有空就鼓捣开报废的航模。他把航模原件分解并标上番号,再重新拼装,直到将每个原件的原理、位置、用途都记得滚瓜烂熟。邓彪先后从河南、沈阳、南京等地联系购买了制作航模的材料。在第一次制作时,航模机头就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最终经过一周的努力,第一架航模在他的手中诞生。但试飞时,仅仅飞了十几米就坠毁了。看着支离破碎的残骸,邓彪毫不气馁,他默默地收起残骸,又投入到研制工作中去。就这样,摔了做,做了摔反反复复二十余次,邓彪自制的航模终于达到了飞行保障的要求。
克服一道难题就多了一个打赢的手段。为了延长航模飞行时间,邓彪查资料、翻教材、请教院校专家,经过300次汽油发动机调试和37次机头、机体改进,终于制作出代替甲醇的汽油航模。成功一次创新就助力一次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以往,高炮夜间训练没有靶子,训练质量难以保证。邓彪决心攻克这一难题。为掌握航模夜间飞行的技术参数,他先后经过数十次的试验,一种能攻击地面目标,能模拟外军先进战机,且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灵活性强的新型夜间靶机诞生了。
几年来,邓彪一头扎进去搞科研,先后制作各类航模31架,解决实际训练问题27个,为团节约经费60余万元。 个人先后被四总部联合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获得总部和军区“优秀士官人才一、二等奖”,“十大”优秀士官标兵,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江永红、特约记者 郭崇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