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匍匐、搏击格斗、实射实投、班组战术训练、遮眼枪械分解结合、5000米跑、手榴弹实投、帐篷架设……6月16日,空军某通信训练基地训练场,来自空军的千余名新兵带兵骨干和“种子教练员”,经过2个月的“加钢淬火”,全方位提升带兵管兵、组训施训能力,取得了带兵“资格证”。
全体参训骨干外练筯骨皮、内练精气神,全方位提升能打仗、打胜仗过硬本领和带兵管兵、组训施训能力,取得了带新兵的“资格证”。下一步,他们将成为空军全面推广基地化实战化接训新兵的“火种”,使新兵训练起点和层次实现质的跃升,进而从源头上有效夯实空军战斗力成长的基础。
育人先育魂,打牢“四有”政治底色
新兵如何扣好军旅人生第一粒扣子,带兵骨干是关键。只有先把带兵骨干的扣子扣好,新兵军旅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不会扣错。
“新训骨干是新兵的第一引路人,好老师方能带出好徒弟,只有过得硬的班长才能带出嗷嗷叫的兵。”空军集中接训新兵带兵骨干集训领导小组组长周继光说,打牢新兵“四有”政治底色,班长骨干首先要把“四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浇树先浇根,育人先育魂。集训旅充分发挥教育塑魂的功能,集中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手段,扭住“总开关”、盯住“活思想”搞教育。为了拨亮思想灯盏,激发训练热情,他们围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上好精品大课。“将军上讲台、大校作示范、主官传经验、教授作辅导、典型作报告”的大课教育,成为创新理论灌输、打牢强军政治底色的主阵地。集训负责人介绍,基地化训练有利于发挥资源聚集优势,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员队伍,有效克服以往组训单元小、教育资源匮乏、施教能力薄弱的矛盾,确保了教育效果。
教育只有与时代共振,与新兵思想接轨,才能入脑入心。他们紧跟时代发展优化教育形式,搞活随机教育。固化完善集体生日、随机教育、仪式教育、观影影评等教育组织形式和流程,让教育最大程度符合青年战士的需求。开训动员组织挑应战和表决心,课前随机教育注重巧设主题抓现实热点、营区焦点和训练管理重点,每次大课前通过观看视频短片、主持人点评引导、官兵现场讨论等方式,晓以事理、化解困惑。很多骨干表示,这样的教育喜闻乐见,虽然只有短短10分钟,既容易理解又烙印深刻。
他们还发挥集中组训的优势,把教育搬到训练场。组织营与营、连与连、班与班竞赛,实行“先进班排挂红旗、优秀标兵戴胸牌、突出事迹登简报”,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激发新兵的训练热情动力。开展特色文化建设,为每个连队赋予战斗文化主题:“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先锋一连,“矢志空天、精武强能”的钢七连,“勇敢坚强、无惧挑战”的火凤凰女兵九连……用连号、连徽、连旗、连歌、连训,强化骨干的荣誉感、责任感,在训练场、主干道和宿舍楼张贴“进来是质朴纯钢、出去是杀敌尖刀”“洗尽娇气、锤炼硬气、熔铸血气”等战斗口号,让骨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构建尖兵简报、尖兵广播、尖兵电视“三位一体”的尖兵文化宣传平台,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参训骨干、下士陶陈翔对记者说:“灵活、新颖的教育方式,提升和拓展了教育效果,让心灵成长于点滴之间,不仅自己的思想疙瘩解开了,而且对做好新兵的思想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
从难从严,锻造合格“兵教头”
夜晚、低温、负重,野外进行10公里武装奔袭;硝烟滚滚、枪声密集、爆炸声四起,爬泥泞,在铁丝网下“狂飚”;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起立、高抬腿、蛙跳,每天“5个100”……对于很多参训骨干来说,训练强度之大、课目之全,让自己犹如经历了一场特种兵集训,大家直呼过瘾!
“在这里学会打仗,从这里走向战场。”这是参训骨干人人牢记的一句口号。为了从“兵之初”就打牢新兵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基础,集训确立了“基于大纲、高于大纲、严于大纲”和从难从严摔打锤炼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骨干能打胜仗过硬本领和组训施教实际能力,让他们成为练兵场上的合格“兵教头”。
要想集训取得应有效果,就必须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把实战化要求落下去,坚持严字当头。记者了解到,集训坚持贯彻战斗力标准,克服难度高怕出事故、强度大怕出危险等片面保安全思想,在严格落实大纲规定的训练课目基础上,增加应用战术、手榴弹投掷、擒敌拳、匕首术、1万米跑等拓展内容,提高骨干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实战技能。“我们今天的训练,不只是为比前一天的自己强,比身边的同志强,比大纲要求的强,更要比我们的敌人强!”参训骨干徐海博如是说。
他们还把战斗精神培育贯穿集训始终,激发参训骨干敢打敢拼的战斗血性。组织15公里徒步行军拉练,在万米跑后最疲劳时,进行全员全装紧急拉动,培养挑战自我、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野外训练中,让骨干不带防护摸爬滚打,硬是把训练场由草地练成了沙土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培养锐气,砥砺血性。全员配备、全程携带单兵武器、携行装具,即使就餐时也枪不离身,培养枕戈待旦的战备意识。参训骨干李晋华说:“现在我已经习惯了以枪为伴的生活,这才是一名军人应有的状态。我愿意做一枚强军‘火种’,去点亮更多新兵的军旅人生!”
从难从严训练激发的是士气,唤醒的是潜藏心底的血性。参训的兰空某旅副旅长曾建辉身体偏胖,报到的第二天晚上,他和全体参训骨干一起顶着雷雨冰雹参加体能摸底考核,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更激发了他超越自我的斗志。为了尽快实现体能达标,他与自己较劲,强训一个月,减重20斤。女干部、副连长谢欣,被诊断出髌骨软化,军医叮嘱她停止训练两周,她却坚持“下肢练不了,就练上肢”,主动“加餐”,战友戏称她是“病号也疯狂”。她说:“我们不仅是新兵的‘教练员’,更是战场的‘战斗员’,轻伤怎能下火线!”
蚕蜕四皮,化茧成蝶;鹰换新羽,振翅翱翔。经过两个月的加钢淬火,全体参训骨干作风养成、军政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带兵育兵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训练模式、训练计划、制度标准、教学方法等均能熟练运用。考核结果显示:战术考核优良率91.8%;教学法考核优良率86.5%;实弹射击考核优良率94.4%,10发10中率82%。
科学规范,提升组训施教底气
改善训练设施,规范训练标准,令训练如虎添翼。曾连续10多年带新兵的参训骨干、三级军士长沙世锋一进训练场就激动不已。标准的塑胶跑道、加盖顶棚的400米障碍场、装有12套照明设备的队列训练场,以及辟出坡、坎、坑等地形和按实战需要设置了掩体、高墙、火圈等的战术训练场……看到这些训练设施,沙世锋的训练热情一下子被点燃。
一本厚达180页的“蓝皮书”——《新兵入伍军事训练教案汇编》更是让带兵骨干们“心里有谱,训练有底”。记者翻开“蓝皮书”发现,从训练的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4个环节对所有训练课目进行了规范。以手榴弹投掷训练课目为例,从训练在什么位置列队,什么时候出列,投完之后在哪里集合,组训人员在什么位置指挥等,每一个环节都做了详细的讲解,每一个动作都进行了规范统一。
从难从严的关键是“科学”。科学组训,是训练质量效益的保证。集训旅针对集训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骨干成分多样、年龄职务跨度大等特点,坚持一手抓带兵骨干军事技能提升,一手抓组训能力培养。按照摸底考核、基础训练、强化训练、分类训练和考评总结五个阶段,循序渐进、逐步深化训练课目。采取基础课目穿插训、难点课目分段训、关联课目合并训的方法,把战术基础与枪械操作结合训、把条令学习与队列训练捆绑训、把手榴弹投掷、防护、救护等课目交叉训,最大限度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提升训练效益。
不仅要学得好还要做得好,不仅要练得好还要教得好,这是骨干集训的应有之义。空司直工部领导介绍,集训旅围绕强化带兵骨干“四会”教练员标准,以提升“会组织教育、会组织训练、会组织管理、会组织保障”四种能力为目标,针对任职岗位需求,重点提高参训人员的训兵管兵育兵能力,做到骨干缺什么就补什么,带好新兵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渐进式开展组训方法和组训技能训练。为此,他们推行训前背记内容要点、训中掌握动作要领、训后轮流试教练讲、定期组织评比竞赛的“四步教学法”,针对营、连、排、班骨干在新训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分阶段、分职能、分层次组训施教;为每名骨干配发教案,随机组织教学法研讨,采取点将台、小对抗等方式提升组训能力。参训骨干、中士李鹏说:“入伍以来,我带过几次新兵。今年是底气最足的一次,相信自己一定能带出响当当的高素质新兵!”
收获的不仅是本领素质,还有搞好集中接训新兵试点的信心。沈空某装训基地大队长杨飞深有感触地说:“参加集训之前,我对集中接训新兵还有一些担心和顾虑,没有经验怕搞不好。通过集训,对空军组织集中接训新兵试点和带兵骨干集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信心决心。我们一定会把这次集训的好方法、好经验、好作风带回去,圆满完成本单位的骨干集训和新训任务!”(文/姜秀强、李天霞 摄/熊华明、姜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