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瞭望》吁改革收入分配体制 重点应在“四反”

2003年01月28日 16:45

  中新网1月28日电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载文强调,在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深化对收入分配体制领域的改革,而重点应放在“反垄断、反腐败、反贫困、反非法暴富”。

  文章指出,在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有:

  初次分配没有充分体现市场效率原则。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是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获得的超额利润,成为其职工提高收入的基础。实际上,这些垄断行业所形成的高效益都是靠非市场、非劳动因素所获得的。如石油上涨、通话费上涨、机票上涨、煤气上涨、国家指定出版社出版的热销书等,这些非市场因素所带来的高效益并非是劳动效率的提高所为,而是由其垄断地位带来的。但是,这些超额利润并没有上缴国家财政或转为国有资本金,而是直接或变相地转化为职工收入或福利,从而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目前,一些垄断行业中的普通职工(司机、清洁工)的收入已远高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甚至高于其他行业的技术人员和国家机关司局长的收入。

  再分配调控能力弱化。目前财政再分配调控手段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不仅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控能力弱化,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存在逆向调节问题。如一方面对高收入阶层缺乏基本的调节和监控手段,致使高收入群体的逃税、避税行为极为普遍,从而出现了大款纳税额低于工薪阶层纳税额的状况。另一方面是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导致工薪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其比重占45%。同时,财政转移支付对低收入群体倾斜不够。农民承担的税负种类及数量明显高于城市居民,但不能享受住房、医疗等基本福利。

  财政赤字运行,财力分配结构失衡。1990~2001年,我国财政已连续12年赤字运行,2001年财政赤字达2517亿元。同时,1990~2001年,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慢于财政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其收入和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3%和17.3%。财政赤字一方面反映了国家财力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致使一些利益群体收益差距拉大。近10多年来,财政支出结构的主要问题:一是行政经费投入多,社会保障投入少。1990~2001年,行政管理费用年均增速为29.2%,12年间增长了7.3倍。而一些特困群体的社保资金却难以全部到位;二是城市建设投入多,农村建设投入少;三是工业投入多,农业投入少;四是公务员增资多,农民增收少。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削弱了国家对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调控,加剧了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

  宏观调控不力,社会收入差距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的2.92倍,其差距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从1990年的0.34上升到2000年的0.42。这一差距已高于一些发达国家。二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2001年上海人均GDP是贵州的12.9倍。三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2001年,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差距为2.9倍。一些金融保险业、科技服务业部门的职工收入已是农业部门职工收入的10~30倍,而国外行业收入差距一般在2倍以内。四是国有企业收入差距扩大。1998年,实行年薪制企业与未实行年薪制企业以及上市企业与未上市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差距已达10~20倍。2001年,上海国企职工年收入是海南省的2.7倍。五是党政机关公务员收入差距扩大。2001年,上海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人均收入是山西的2.8倍。1999年,深圳的公务员人均收入是西宁市公务员人均收入的4.3倍。2000年,上海市所有公务员的平均收入比中央机关司局长的平均收入高出62%。六是不同职业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目前的高收入阶层不仅拥有自己较大的产业,而且在国内外拥有多处豪宅和多台高档轿车。而一些城镇特困群体等低收入阶层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0年,80%的银行储蓄存款掌握在20%的高收入者中。同时,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率明显高于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

  文章提出,对于中国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对收入分配体制领域的改革:

  1.建立合理的分配与再分配体制,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控和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对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

  2.加快税制改革、税制结构调整和税收监管的力度。尽快开征遗产税、赠予税、消费税和社会保障税。

  3.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规则,加快建立和普及全国联网的个人金融信用卡账号,增加收入的透明度。

  4.加快对部分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强对垄断性高收入的调节和监管。

  5.推进对审批土地、贷款、项目、工程、经费、提干等部分掌握权力的行政部门的决策程序的改革,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

  6.完善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公车改革。

  7.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城镇贫困阶层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文章最后强调,今后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是:1.反垄断,消除市场进入的歧视,创造平等、公平的市场参与环境。2.反腐败,建立公正的市场竞争规则。3.反贫困,防止收入两极分化,保障特困阶层人员的基本生活。4.反非法暴富,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致富。(辛欣)


 
编辑:张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