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6日电 国家级新药研究项目研究经费居然“吃了上顿没下顿”——中科院上海细胞与生化研究所研究员甘人宝最近就遭遇这种尴尬。
据解放日报报道,55岁以上就不能担纲申报课题和经费?这种硬性规定,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究竟是利耶?弊耶?
——国家项目经费为何“断炊”?
甘人宝课题组研制的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创新药物。根据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合同,他们要完成该药物的一系列临床研究,但最近即将进入临床研究时,经费却用完了。课题组成员只得四处筹钱。
国家级项目经费怎会如此拮据?据悉,甘人宝当初是以一个学生的名义申请项目的,所以经费有限。此事让人不解:由甘人宝领衔的课题组研究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项目,上月底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那么当初他本人为何要借学生的名义申请国家科研项目和经费呢?甘人宝道出原委:“因为我已超过55岁,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不能作为课题负责和经费申请第一人了”。
——设年龄门槛,是让“后浪推前浪”
据了解,目前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家“863”、“973”、科技攻关等计划在申请指南中都设了年龄门槛,“973”规定首席科学家不能超过60岁,但大多数控制在55岁以下。“863”计划规定第一申请人年龄不得超过55岁,课题组中45岁以下的研究人员(不包括学生)应占半数以上。“863”计划最新公布的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机器人技术、微机电系统等课题申请指南中,不仅标明55岁以下,还详细规定为“1948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有关部门的知识创新工程也限制55岁以上的科研人员参加。
从上述几大科技计划对申请者的年龄限制,可以看出主管部门的良苦用心:因为中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最旺盛,应该鼓励、培养和推动中青年科研人员发挥积极作用。确实,“863”等计划也为大批中青年科研人员发挥创新才智提供了舞台。
——设年龄门槛,不利“老骥自奋蹄”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袁身刚表示:我今年57岁,55岁后申请大课题和经费就非常困难。我认为,作为某个特定时期的一种临时性政策有其合理性,但如果成为一种永久性政策就有失公允,老科研工作者会有一种被歧视感。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均寿命不断延长,55岁以上的科研人员中有相当部分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经验丰富,科研水平也很高,而且孩子已成人,家庭琐事少,正是搞科研的好时光。
国家政策规定博士生导师可干到65岁退休,硬性规定55岁以后就不能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申请课题和经费,实际上是把老科研人员排除在科技创新的主流之外,让他们的科研生命提前10年濒临退休,只能徘徊在创新外围发挥余热了,容易使老科研人员产生一种失落感,也不利于老中青科研人员间形成团结、互补和梯队效应。
——不管“20”“70”要凭水平本事
中科院院士张永莲表示:长江后浪推前浪,创新需要年轻人当主力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用年龄“一刀切”。科研不是踢足球,靠拼体力,只要年轻就好。科教兴国、兴市,需要发挥和利用各种力量,一刀切地规定55岁以上不能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不能作课题第一负责人和经费申请人,不仅不科学,而且是人才浪费。这点,我们要向国外的科学基金学习,它们没有年龄限制,不管你是20岁还是70岁,统统凭水平公平竞争。
——老中青结合点好“鸳鸯谱”
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吕龙说:由于文革原因,我们所是“两头大,中间小”,60岁以上的老科研人员和40岁左右的青年科技骨干占绝大部分,45—60岁的高级科研人员稀缺。事实显示,青年科研人员中英才辈出,老科研人员中也有不少人无论创新精神、精力、水平,都不亚于年轻人。但科研总是要实现代际转移的。我认为,“863”等重大国家计划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两条,一是看学术水平;二是看课题组创新团队的构成,是不是老中青结合,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符合这两条,即使是55岁以上的老科研人员领衔,照样应该立项目,给经费。为此,科研院所领导应敢于、善于点“鸳鸯谱”,使老中青科研人员扬长避短,巧妙组合。
——70岁也能申请经费
上海市科委副总工程师蔡建华说:科研领域、项目的不同,对科研人员的要求也不同,有的注重经验,有的需要实验,因此,课题立项要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不设条条框框,以创新力和创新水平为唯一标准。去年,上海科研经费的申请者最高年龄就超过了70岁。当然,扶持35岁以下起步阶段的青年科研人员也是必需的,上海鼓励培养青年科研人员,并希望通过项目让他们得到锻炼,为此上海市科委设立了科技启明星计划,迄今已支持了近600人。(汪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