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5日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近日在接受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采访时,谈了自己对于中国目前再就业情况的一些看法。这次访谈内容如下:
记者:十六大报告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请您介绍一下,党中央、国务院近来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做出了哪些部署?
郑斯林:再就业工作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从去年9月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到党的十六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两会,党中央、国务院都对做好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多次听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专题汇报,做出重要指示,强调一要抓落实,二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突出矛盾。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前一个时期,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研究再就业工作,做出新的部署。
记者:当前我国再就业工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郑斯林:过去5年,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底,城乡从业人员为7.37亿人,比1997年增加3900多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达2.48亿人。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五年来,全国累计有1808万下岗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了再就业。
去年9月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对再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配套实施办法,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帮助困难对象再就业,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应该看到,当前地区之间的工作进展还不平衡。从总体上说,我国就业压力很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尖锐,困难群体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4%,预计今年还会有所上升。二是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峰期,每年新增1000万人左右。三是下岗失业人员总量居高不下,共有近1400万人需要再就业。四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还有1.5亿人以上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特别是非典疫情的突发,给就业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和不利影响。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
记者:在您看来,非典疫情对实现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再就业工作目标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郑斯林:为研究非典疫情对我国就业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期组织了课题研究组,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了专题研究。我们要正视困难,充分估计非典疫情对再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要坚定信心,看到做好今年再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
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做好再就业工作提供了物质准备。非典疫情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和就业造成一定影响,但我们更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基础、技术结构和发展动力是稳定的,经济发展后劲和市场需求仍保持较大规模,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为解决再就业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障。同时,防治非典为社区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环境保护以及医务护理、家政服务等带来更多的需求,医疗器械、药品药物等相关产品销量大增,也有利于在这些领域扩大就业。
二是各地的探索实践为做好再就业工作创造了有益经验。去年9月以来,各地在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过程中,创造出许多新经验、新做法。各地还在协调政策、开发公益岗位、推进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落实“一站式”服务和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些为推动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我们坚持完成年初的目标任务不动摇,也就是要实现全国净增就业800万人以上、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的目标任务。
记者:在当前形势下,推进再就业工作,完成年初的工作目标任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郑斯林: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针对当前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政策落实上加快进度。一是加快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针对一些地区配套政策制定出台滞后,政策迟迟没有得到落实的问题,我们要求各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调度,明确时限,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二是加快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平台的建设,切实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的“六”到位。三是加快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要尽快建立信息管理网络,做好调查摸底和统计工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并定期向税务、工商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在工作协调上加大力度。主要是抓紧建立三项制度: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这是加快推进再就业政策落实工作的重大举措。目前,国务院再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正式建立,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再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这是督促、推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汇总各地再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通报。三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为了使再就业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政府和部门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社会和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举报机制。国务院还将在第三季度安排专项督查。
在开发岗位上花大力气。重点要搞好两个结合:一是把扶持政策与岗位开发相结合。解决再就业问题关键在岗位开发,而实现岗位开发,更多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关键在用好政策。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重点在四个方面:鼓励服务型企业和商贸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以及在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各地要积极运用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千方百计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更多岗位和机会。二是把针对防治非典的特定需求与岗位开发相结合。当前,要特别注意把防治非典型肺炎与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发社区环境卫生、清洁消毒等公益性岗位结合起来。
在帮助大龄困难对象上下大功夫。一是针对目前大龄困难对象再就业难的问题,各地要抓紧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千方百计帮助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二是强化有针对性的服务。各地要抓紧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免费再就业培训和免费职业介绍政策,广泛推行上门服务、即时服务、承诺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努力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别对大龄就业困难对象,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工作平台的作用,提供专门的帮助和便捷的服务。
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扎实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开创再就业工作新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新的贡献。
记者:最后,您能否给我们的读者谈一下您担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以来的工作感受?
郑斯林: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近来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谈得比较多的是这个问题,媒体也特别关心。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涉及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作为部长,我深感使命重大,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
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后,我给自己提出了两句话的要求,即“满腔热情、脚踏实地”。“满腔热情”,是因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要对群众有感情,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那里。“脚踏实地”,是因为中国人口多,基础薄弱,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做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讲求实效。我想这也是我们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全体同志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李玉梅 范伟)
郑斯林简历
郑斯林,1940年5月生。江苏吴县人。大学学历。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毕业后到辽宁丹东工作。1983年5月任丹东市副市长。1985年1月任辽宁省经贸委主任。1986年1月任省长助理兼省经贸委主任。1989年11月任陕西省副省长。1991年兼任省政府秘书长。1992年12月任省委常委。1993年6月任外贸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4年8月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1995年2月任江苏省省长。1998年9月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2000年初任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2003年3月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是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