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潭县城东大街往西,有一条不足千米的石板街,当地人称之为古街。古街是近代平潭县城的发源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虽然古街现在仍保留着许多清朝建筑,如镇台衙门,戍台名将詹功显故居詹厝,还有平潭旧县城最早的码头等,但是由于缺乏修缮保护,翻新的民房又不断出现,古街的历史风貌正逐渐丧失……因此许多市民和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保护古街原有风貌,并把古街列入专项保护规划,将其打造成为平潭最靓丽的文化名片。
【没落现状】
新房增多,原有风貌遭破坏
古街位于北街到江仔口一带,是解放前平潭老城关的统称。对于古街,平潭人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前出生的人都知道,古街繁华一时,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但与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新城区相比,偏居一隅的古街如今显得十分颓旧:破败的古厝,长满野草的屋顶,坑洼的石板路,纵深幽仄的小巷……不仅如此,走在古街上,你能发现很多与古街原本风貌格格不入的建筑,它们大多是居民翻新的民房。由于古街上的老厝年代久远,现在大多成为危房。出于居住安全考虑,许多居民在老厝原有基础上搭盖或者翻建。久而久之,原先风貌统一的古街逐渐多了许多高低不一、灰白不致的“新样式”三四层楼房,甚是扎眼。而古街上仅存的一些古厝由于缺乏修缮和保护,日渐老化残破,茅草丛生。
在古街上走一圈,始建于民国的骑楼下的铺面大多半开半关,而还在营业的也都是铁铺、煎包店、打金店以及算命摊之类的店铺。在古街住了大半辈子的黄先生说:以前这里很热闹,“到处都是做买卖的吆喝声。但现在古街越来越破了,相当冷清。有钱的都搬出去了,现在在这的大多都是老人。”
【昔日辉煌】
近代平潭县城发源地
如今古街虽然衰败,但它也有过一段繁荣时期,更曾经见证了平潭县城的发展历程。
在古街不足千米的石板路上聚集着二十多个街道村落,大多数的街名村名至今仍然沿用,如后围、辕门街、南街、五福庙、金榜埕、观音井、合掌街、江仔口等等,街道规模之小大多十几步就能走完。据平潭民俗专家介绍:“旧时平潭县城有各村庄轮流设墟赶集的习俗,形成有村就有街的传统。从这些地名中就能发现古街先前的繁华热闹。”
此外,古街上的清朝建筑也很多。平潭城关旧电影院就是原来清朝镇台衙门所在,衙门北面围墙建有清兵军营住宅,区号“后围”。镇台衙门后为民国时期的水上警察署,自清康熙以来的几百年间均为衙署所在,其旧址坍圮后仍称“衙门顶”,后成街市,在南北辕门间,故称“辕门街”。而古街的“渡船口”就是平潭旧县城最早的码头所在地,是旧时潭城水上交通要道。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平潭娘宫码头附近的竹屿口被填成堤坝,竹屿口里边的内海全部被填成陆地,古街开始走向没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南街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
【专家呼吁】
打造成平潭的文化名片
看到古街如今的模样,许多市民和民俗专家十分痛心:“这些老建筑拆一座就少一座,一定要好好保护,古街上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有历史价值。”
据介绍,古街是平潭近代文化的沉淀地。平潭的历史名人如“一里六提督”、福“建抗英第一人”江继芸、民国刘尧宸中将等都来自古街。清道光年间任海坛镇总兵的孙大刚宅第坐落在大路顶村西,而其中规模最大、保存相对较好也最具古建筑风格的詹(功显)厝位于合掌街。
因此,有市民建议:古街“应当完整保存起来,跟福州的三坊七巷一样进行修复。古街是平潭文化的发源地,最有底蕴,所以一定要好好保留那里的历史文化。”
而平潭当地民俗专家也认为:平潭并非人们印象中“的文化沙漠。作为福建第一大岛,并且是离台湾最近的岛屿,平潭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如海丝文化(碗礁一号)、新石器时代文化(壳丘头遗址)、民居古村落的渔耕海洋文化、戍台文化、抗倭文化等等。如果经过适当的改造和修复,古街完全可以像福州的三坊七巷以及成都的宽窄巷一样,成为平潭最靓丽的文化名片。”(东南网-海峡都市报 本网记者 林姿 袁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