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南朝北,两面环山,一面临湖。学山遗址在沧海桑田中被埋藏了2500多年。
学山遗址面积总共有3万多平方米。目前,学山遗址才完成了第一阶段1900多平方米的发掘和清理。在这不到十分之一的发掘、清理现场,所呈现的文物,让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同时也让他们疑惑,因为有那么多让人疑惑和不解的未知之谜。
蒋志龙说,即使把学山遗址全部发掘完,一些谜都可能无法破解,有些迷甚至永远都没有答案。
疑问1:学山是古滇文化的源头吗?
蒋志龙介绍说,学山部分墓葬中出现的陶罐,与通海海东遗址发现的距今4000年前的陶罐形制和纹饰完全一样。这是否意味着古滇文明的历史,从原来所认识的距今2000年的战国到西汉时期,再往前延伸了2000年?难道学山聚落遗址是古滇国的源头?
疑问2:独特葬式是宗教仪式牺牲的结果?
学山目前发掘的20座墓葬主要分布在已经发掘村落的东南面,大小根据葬式不一而各异。墓穴中的骨骸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均为屈肢葬,其中有3座墓葬为蹲踞式,骨骸的身体和头部都压有大石块。蒋志龙推断,“这是在遗体还没有僵硬前埋葬的。”
墓穴的主人都是青壮年,葬式又如此异乎寻常,难道这些人都是被受罚行刑的?抑或是宗教仪式中的牺牲品?
疑问3:古滇国先民已会冶铜和铸铜?
在20座房屋遗迹中,几乎每间房屋内都发现了火烧后板结的红土及铜渣,结合出土的那些做工精美的铜耳勺、铜凿、铜铲等器物,以及疑似青铜铸造的高温烧制的石范,那么,这是不是也意味着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学山聚落在拥有了冶铜术的同时也掌握了铸铜术?
疑问4:半地穴式房屋究竟何用?
在过去的古滇文化考古发掘中,古滇国的房屋建筑大都以干栏式房屋为主,但这里的20所房屋遗迹,大多却是半地穴式的房屋特点。这个村子究竟有多大?这些房子是单一的民居,还是单一的作坊,还是既有民居还有作坊,还是宗教祭祀的场所?蒋志龙说:“这些新现象,引发了我们过去对古滇文化建筑形式的重新思考。”
不难想象,如果是手工作坊,与此前学山聚落已学会冶铜铸的猜测相结合,那将呈现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场景——火红的铜水,熊熊燃烧的火光,映红了学山先民的脸庞,映射出他们的闪光智慧。
疑问5:时间跨度里有不同的历史阶段?
如果说学山是金莲山古墓群发现的部分墓主的生活区,那么为何学山遗址的房屋周围也有墓葬?学山墓葬与房屋是什么关系?有些墓葬甚至打破了房屋的房基,抑或是房屋比墓葬年代更早?
目前来看,专家推断学山遗址和金莲山古墓群大体属同时期的聚落遗址。但是,春秋到东汉初期近800年历史,时间跨度非常大,这个跨度里一定有明显阶段性分段。那么,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呈现的文化特征也不一样。这些文化特征就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或许能解读学山和金莲山两者之间密切的关联但同时又有着明显区分的一些现象。
新闻延伸
澄江拟建青铜器博物馆
目前,就学山、金莲山的考古发现,已引起国内外著名考古学家的关注。许多到访的专家都认为:这是云南滇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建议学山和金莲山建成文化遗址公园,供人们参观。
中国招标网上有一则招标启事,澄江县拟在金莲山古墓群学山遗址上,修建一个造价概算为2亿元的博物馆,博物馆将集科考价值和文化观光功能于一体。如果金莲山古墓群学山遗址博物馆建成,将有极强的科考价值和文化观光功能。同时,也与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博物馆遥相呼应,成为澄江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
记者手记:从每一个细节探寻历史
考古,是对历史的追溯,对史料的证明,是对过往的感知。
考古发掘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又非常艰苦的工作。除了每天要忍受长时间在露天风吹日晒,考古工作人员们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细致入微的心和反应灵敏的头脑。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据说,即使考古专业出身的科班生,没有十余年的实践积累和不断学习,也无法成为独当一面的专业考古工作者。
中午,温度最高,紫外线最强。为避免身处高地被雷电袭击和强光对清理的文物造成破坏,蒋志龙他们每天早上6点天蒙蒙亮就出发到遗址现场,中午11点半左右结束工作,下午4点再上山,一直工作到晚上7点天黑。
在学山遗址发掘现场,每一个细微的细节都逃不过考古队员的眼睛。因为,一个小细节,很可能就是最重大的发现。比如,此次学山遗址发掘现场出现在每间房屋内的芝麻大小的铜渣。
考古队员带领工人在对遗迹进行分筛时,一个不及拇指大小的土块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小心捡起来放在手心,手指轻轻一捏,“这里面有铜渣!”“在哪里?怎么分辨?”“你看,这些泛着墨绿色铜锈的小黑点就是铜渣。”“那这又代表了什么?” “铜渣一般都是冶炼和铸造的结果。”
旁边,一位工人拿着灰铲和一把小笤帚在清理遗迹上的泥土时,考古队员又喊上了, “等等,这块土不要动!”他迅速上前用铁铲在工人面前的清理面上画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圈。“这上面又有什么?”指着被画圈的泥土,蒋志龙说。“你看,这土和周围的土不一样,它呈褐红色,而且有板结。”“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这块土有用火的痕迹。”
蒋志龙说,“有了这些铜渣和板结的红土,再结合出土的那些精美铜器,这就给我们探索和研究2500年前的学山居民可能掌握了冶铜术、铸铜术的推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历时4个月,考古队员手拿一把小灰铲、小笤帚就这样细致入微地从学山顶上的一寸一寸泥土里一点一点地发掘了1900多平方米的遗址,清理出了20座房屋、柱洞、墓葬遗迹和100多件各种质地的文物。(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