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湖北宜昌夷陵区给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1年08月15日 16:11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山映夕阳,余晖洒金,夷陵区下堡坪乡秀水坪村二组村民周新民从地头回到家里。他走进厨房,洗米下锅、点火煮饭,随后洗个热水澡……“现在我家煮饭、洗澡都用沼气,方便得很!”7月15日,周新民指着沼气灶欢喜地说,沼气来自于自家猪圈后配套建起的沼气池。

  “养猪场旁建沼气池,修水冲式厕所,养殖粪便用来生产沼气,肥水和沼渣作柑桔树肥料,每年增收1万多元。”周新民告诉记者。

  如今,在夷陵,像周新民这样,步入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良性轨道的农民还有许多。近年,夷陵区加快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步伐,推行产业大循环、农业内循环、企业小循环、农户微循环发展方式,以工促农、工农联动,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推动了区域经济提质增效。2010年,该区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35。6亿元,农产品转化增值率达到70%以上,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省农产品加工先进县市(区)”……

  8月13日至15日,记者深入夷陵采访,探寻该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成功之道。

  龙头企业激发“原动力”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著名品牌1个、名牌产品2个,湖北著名商标5个、名牌产品9个;“好智多”、“秀水天香"分获2010年上海世博会金奖、第十九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稻花香集团、三峡茶城、萧氏集团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标准果园建设,生产的“宜昌蜜橘”荣获湖北省“三大名果”称号……

  产业基地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源头活水”。据了解,夷陵区通过捆绑项目,每年投入基地建设资金3000万元以上,建设精品柑桔10万亩、高效茶园5万亩、标准养殖园340家,先后荣获“中国柑桔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省水果大县(区)”等称号。其中,柑桔精品果园建设标准成为"国家标准",被农业部在全国推广。

  据介绍,该区为加快农产品转化增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规划了夷陵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园区基础设施投入累计达到4亿元,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新上萧氏高科技茶产业工业园、稻花香包装工业园、邓村绿茶万吨出口加工基地、坤艳中药饮片等重点项目。预计2015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同时,该区还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思路,高质量编制完成了12个乡镇集镇规划修编和111个村庄规划;组织84家区直单位、16家企业联系120个行政村,连续七年开展以对口帮扶、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千名干部万户行"活动,筹集帮扶项目资金3亿多元。

  多管齐下"榨干"农作物

  在夷陵农村,“猪-沼-作物”是最常见的循环农业模式。农户将养猪场产生的粪便等收集后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炊事、照明等生产生活,沼液、沼渣用作无公害种植基地的有机肥。

  据介绍,与此同时,该区推行以农作物共生互利为基础,间作套种为内容的精细农业模式;“桔(茶)园-山地鸡”、“稻-虾连作”等立体开发和立体互补模式;农业用水减量化和农药化肥减量化模式;“种养加”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初步形成了农业为工业提供稳定原料,为养殖业提供安全饲料,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的循环格局。

  截至目前,共有69个农产品获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认证面积达到35万亩。精品桔园亩平产量达到2500公斤、产值5000元,市场零售价最高达5元/个;高效茶园亩平产量113公斤,名优茶占70%以上,亩平收入达到5000元,最高收益突破了万元。

  此外,该区还把循环发展理念导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龙泉镇被纳入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借鉴仙湖试验区经验,加快建设以稻花香集团为依托,以柏临河为轴线的“一城两园”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即龙泉酒城、现代庄园和精品桔园。通过近一年建设,该片区得到较快发展。2010年,龙泉镇工农业总产值90。74亿元,财政收入2。71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8553元。

  在这些公司、产业园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积极加入了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的行列。

  企业小循环培育知名大品牌

  记者在采访时,常常听到夷陵区领导说到这样一句话,“有了龙头企业,循环农业的发展就到了水到渠成,而且这条渠会越流越长,越来越宽。”

  据介绍,该区大力实施“亿元龙头”培植工程,重点扶持以稻花香为龙头的粮油加工循环企业,以京都奶牛为龙头的养殖循环企业,以萧氏集团为龙头的茶叶循环企业,以晓曦红为龙头的柑桔循环企业,以昌伟农贸为龙头的畜牧循环企业。截至目前,全区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6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家,产值过亿元的14家,今年加工产值有望突破200亿元。

  以稻花香为例,该集团以绿色、有机食品为核心,大力推行“绿色种植→精深加工→下脚料加工→规模养殖→有机肥生产→绿色种植”的五级循环生态产业链后,销售收入由2006年的15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7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萧氏茶叶集团,坚持以质量求效益、品牌求市场,先后成为全省首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2010年,“萧氏”成为该区第二个荣赝“中国驰名商标”的本土品牌。

  据了解,在夷陵区凡是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知名品牌的,可得到30万元奖励,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可获3万元奖励。目前,全区农产品加工品牌拥有4件“中国驰名商标”。

  农户微循环美化生活

  记者在夷陵乡村采访时发现,农民将废弃垃圾变为新能源,农户用沼气做出香喷喷的米饭,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这一改变,得益于夷陵区近几年推行的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路灯亮化、卫生节能净化”。

  据介绍,该区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10个,70%的乡镇实行垃圾集中处理,30%的建制村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100%行政村通村公路得到硬化。农村沼气、太阳能等一系列节能、节水、节肥、环保的农业生产装备和技术进一步推广普及,逐步形成“猪-沼-楼-田”“四位一体”的农户微循环经济模式,沼气池达到7万户。

  此外,全区还广泛开展“八比八看”、“十看十到户”、“十星级文明户评比”、“道德模范标兵评选”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健康向上、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文明新风,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史光权、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方、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雷家畈等一批先进典型。

  其中,龙泉镇、樟村坪镇分别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雾渡河镇、下堡坪乡分别被授于“湖北省民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对话夷陵区区委书记

  夷陵区区委书记熊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提升生态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夷陵区将抢抓融入大力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以“减排放、再利用、资源化”为方向,大力推行多种“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的种养结合型模式,不断壮大和巩固夷陵特色农产品资源,有效促进全县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着力在“十二五”期间,把夷陵打造成全省白酒乳制品白色食品加工基地、茶叶绿色食品加工业基地、柑桔和粮油金色食品加工基地;着力打造百亿强区、百亿园区和百亿龙头,全国现代化的“桔都茶乡”。(记者 郭道坤 通讯员 李媛媛 )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